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撰文 | 倪海峰 编辑|马青竹

随着汽车变成智电新车,汽车玻璃也早已不是「一块玻璃」。

路特斯的2.4㎡超大全景天幕,能隔成10个分区,每个分区独立控制,将天空变成“七巧板”;

全新智己L6的光感天幕,能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瞬间切换,并分成明暗10个等级,还能前后独立调整;

宝马亮相的全景iDrive,能将整块挡风玻璃下沿,变成一个长条状显示器,取代传统的HUD甚至中控屏幕……

集成了安全、节能、智能交互等……,汽车玻璃正从单纯的“透明屏障”进化为“智能界面”,甚至实现“隔空交互”,在“智能座舱显示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黄色的天幕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全景天幕的流行,带来“悬浮车身”,这里的天幕一般为黑色。然而在2025上海车展,汽车玻璃企业圣戈班就拿出了与车身颜色一致的天幕玻璃。

样车通体金黄,黄色的车身、黄色的车顶,让人误以为没有安装天幕。

车内却和普通带有天幕的车辆并无二致。原因在于,它使用了特殊玻璃镀膜。

这层镀膜改变了天幕颜色,让原本更容易吸热的黑色,变成能反射热量的金色解决天幕在阳光暴晒下过热的问题。

圣戈班汽车玻璃全球总裁 Houchan Shoeibi透露:“我们最新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磁控溅射工艺的特殊玻璃镀膜,它可以将太阳能总透过率降低至5%,从而极大改善车内的热舒适性体验。”

不过,圣戈班的工程师也透露,由于镀膜技术限制,目前只能提供为数不多的几种颜色,无法与五彩斑斓的车身颜色完美匹配。同时,如果从外面仔细观察天幕,还是能发现车身颜色与天幕颜色的明显色差。

除了通过镀膜隔热,圣戈班也将天幕做成了智能载体。

圣戈班汽车玻璃全球商务副总裁 Tim Jurkowski也强调:“天幕也是很多其他魅力功能的载体,比如调光,氛围照明等等。毕竟全景天幕的面积决定了它具备巨大的设计潜力。”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在展区的另一侧,圣戈班的天幕将天空变成画板,除了分区调光功能让不同区域自由控制透光度外,还能通过暗藏天幕内部肉眼难以察觉的光源,起到氛围照明的作用。

Tim表示,氛围天幕并不是简单的即插即用零件,涉及大量的协同开发,满足不同用户体验。有些客户青睐更高的亮度,而有些客户则追求更丰富的动态效果。

电致变色(EC):驾驭光线

人类造车百年对自然光线的驾驭却没有明显进步,而电致变色(EC)技术的突破,带来革命变革。

2025上海车展,光羿科技将全球首创的EC智能后舱调光方案公开,为后舱的光控升级带来更多可能。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光羿EC智能后舱调光方案,包含EC智能调光天幕、EC智能隐私车窗、EC智能调光后挡,满足视觉及体感的多重需求。

智能调光玻璃并非最近诞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应用于建筑领域。历史中,一些追求个性的经典车型,也将这项技术使用在车身上。

例如,2005年法拉利Superamerica敞篷跑车的挡风玻璃和顶棚玻璃中使用了调光技术;2011年,梅赛德斯-奔驰SLK R172上的“Magic Sky Control”天窗首次将调光技术量产应用于全景车顶。

不过,由于市场需求较少导致成本昂贵升高,贵价也让消费者对这项技术的需求未被有效激活。

转机出现在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快速渗透,玻璃天幕几乎成为标配,这项技术又被重新重视。

其实,目前市场上调光玻璃主要有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EC(电致变色)两种主流技术路线。其中,EC是2021年推出的新产品。

相比PDLC技术在两层玻璃之间加一层液晶调光膜的原理,EC技术通过内部化学反应,改变玻璃透光状态。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这就使得EC调光能不局限于硬质玻璃,还能在柔性薄膜上实现各项功能。于是,光羿EC调光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表面,拥有极强的柔韧性,可设计成曲面产品,出现在天幕、侧窗、后舱隔断等需要具备调光能力的地方,实现“整车区域可用”。

身为EC调光天幕领域的唯一供应商,光羿科技也针对这项技术进行不断升级研发。

例如,光羿EC新一代黑色调光产品,可实现调光倍率大幅提升,最亮状态下接近完全透明,而在极致暗态下,能实现超过99.8%的遮光率,满足“场景适配”。

未来,EC调光天幕还将与智能系统联动,可接入车机、语音控制,实现一键切换光环境的功能。

“墨影瞬光”(PDCLC),让调光天幕人人买得起

此前智能调光天幕的售价依然不菲。

路特斯Emeya的选配价格为3万元,极氪001的选配价格为1.6万元。即便相对亲民的蔚来EC7,这项功能的选配价格也要9500元。

很多新能源汽车宁愿给天幕贴上深色膜,也不愿意将智能调光天幕安装上车的原因之一。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一个月前的全新智己L6预售发布会,作为一台定位20-30万元的纯电中型轿车,它搭载了前后双区可10级调节的智能天幕,并且全系标配。

而其背后,则是海优威研发生产的聚合物分散彩色液晶(PDCLC)。

这项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天幕上下两块玻璃中间,加入一层液晶薄膜。当施加48V电压,薄膜形成电场,液晶规律排列,整个天幕就清晰通透;而当电压消失,液晶恢复无序排列,天幕就变回不透光的状态。

整个系统开启后的功率在8W左右,几乎和一颗车内LED照明灯的能耗类似。

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白色PDLC调光膜,海优威“墨影瞬光”技术具备独特深色调设计,除了呈现高级水墨灰效果,与汽车空间更加适配外,还能进一步提升隐私和防晒性能。

“PDCLC具备99.99%全波段紫外线阻隔能力,达到SPF130+、PA++++的防护水平,堪称‘防晒天花板’”。

海优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于航在谈及这款产品时,也重点强调解决“都市防晒”的新痛点。

同时,液晶层独特的显色性能,也是PDCLC的特色。可以根据车辆内饰主题颜色,搭配对应的天幕调光膜颜色,让整体色彩更加统一。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一台红色内饰小米SU7,就搭配了后装的红色PDCLC调光天幕,整体观感更加运动。

汽车天幕也有黑科技-有驾

有意思的是,海优威还在现场展示了调光天幕的一些另类功能,例如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电压,实现细微面积不规则明暗,从而模仿水墨山水画的场景。

同时,也能根据用户定制,将车主名字或公司logo镌刻在调光天幕中,当上车启动并开启时天幕时,给足用户/企业情绪价值。

结语

2024年,搭载全景天幕的乘用车比例高达21%。而如果只计算新能源汽车,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升高。

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发展缓慢的当下,车企一方面将目光投向智舱、智驾领域,另一方面则对变色天幕等能带来不同体验的技术细节方面保持浓厚兴趣。

“高科技不应是有钱人的专属,而是要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 海优威公司总裁兼CTO李民在介绍产品的优势时,如是说。

车企对创新的迫切需求,加上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和“自降价格”,有关玻璃的技术会快速普及。

或许“这车天窗能不能调光”,将成为未来消费者购车时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延伸阅读:
藏在“汽车天幕”下的百亿生意 | 科普
EC调光天幕,跑出隐形冠军|科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