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卷到国外,中汽协又喊话了!

2025年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掷地有声:"必须严格防止内卷外溢!"

中国各行各业太卷了,特别是汽车行业,在经历十年价格战洗礼后,正以惊人的速度将“内卷”模式复制到全球市场。

从东南亚街头的奇瑞QQ到中东沙漠的比亚迪汉,中国车企用"高配低价"的组合拳在全球攻城略地,却也引发了贸易摩擦、文化冲突等连锁反应。

中汽协此时喊话,是对行业恶性竞争的纠偏,中国汽车产业不能在"规模扩张"上绕圈子,否则不光砸了自己的饭碗,还让全球汽车行业没饭吃。

但是中汽协的喊话,对于某些龙头车企来说,能不能起到作用,还很难说。

汽车业卷到国外,中汽协又喊话了!-有驾

内卷外溢

2023年初起,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称每年赴华考察6-7次,试驾中国品牌电动车,如长安、小米、理想,并称此为“最令人警醒的经历”。

中国车企眼前的景象无疑让他震惊:小米S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零跑B10将激光雷达下放至12万元车型,比亚迪海鸥在欧洲市场比大众ID.3便宜40%。

这种"血拼"模式正通过出口渠道向全球蔓延。

数据印证着这场价格战的烈度: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汽车出口平均单价达到1.83万美元,与上一年相比还是降低了1100美元,主要由于第四季度出口单价下降。

汽车业卷到国外,中汽协又喊话了!-有驾

其中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201万台,增长26%,出口单价下降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年,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2.2%,相较于上一年下降了2.4%,且略低于规模以上工业75.0%的利用率。

当国内市场陷入“增量不增收”的泥潭后,车企自然将目光投向海外。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半年暴增229.8%,奇瑞出口量蝉联中国品牌第一,零跑、小鹏等新势力也通过东南亚、中东市场实现销量翻番。

价格战双刃剑

中国车企以低价抢占市场的行为,也被很多国家政府视为国内产能过剩的海外转移。

中国车企的“降维打击”很快引发反弹。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45%“灭绝性”关税,燃油车关税提升至70%,导致特斯拉Cybertruck、福特F-150猛禽等车型在华售价大幅上涨。

欧盟虽未直接加税,但通过《新电池法》设置碳足迹追溯、电池回收等隐性门槛,迫使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的成本增加20%以上。

汽车业卷到国外,中汽协又喊话了!-有驾

更微妙的冲突发生在文化层面。在墨西哥市场,有些中国产轿车因后排座椅无法放倒(当地家庭常运输大件家具)遭遇销量滑铁卢。甚至在中东,某品牌新车因中控台“莲花”造型被当地宗教人士认为“不洁”而被迫召回。

“透过最近一系列新车发布和没完没了的价格战,也不难发现产品同质化与低价化十分明显,内卷式竞争隐患重重。”中汽协副秘书长柳燕坦言。

中汽协喊话有用吗

价格战再打下去,恐怕大家都没饭吃了。但是对于国内众多车企来说,他们全力支持打击价格战,只是要打击的是竞争对手,并不是自己。

面对乱象,中汽协在2025年5月31日发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倡议书》,提出四项核心原则:

1.所有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

2.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

3.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

4.所有企业应对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查整改。

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标准、文化、生态的全方位渗透。光靠价格战,恐怕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

但是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现在的汽车行业“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甚至还卷老板的流量”。在他看来,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看来,对于拥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的巨头来说,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才是最为便捷的通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