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6月销量16702台,环比同比双降,年度目标压力山大
七月初的一个早晨,车友群里有人发了张截图,说极氪6月份只卖了16702台新车,比去年同期少了快17%,还不如5月份。那天我正好在4S店做保养,旁边有个老哥插话:“现在这行情,一家比一家卷,你不降价就没人看你。”他一边喝着免费咖啡一边摇头。
今年上半年算下来,极氪总共交付90740辆新车。摊开来算,这只占全年32万目标的不到三成。销售小王偷偷和我说,下半年要是想完成任务,每个月得卖出3.8万辆以上,“压力山大”都不能形容他们心情。
为啥6月掉得这么厉害?官方没吭声。我自己琢磨,大概还是市场太卷,“价格战”天天挂嘴边。有一次跟修理厂师傅聊,他说最近换电池、升级智驾系统的活儿多起来,但进店保养的人反而少了一些。“人家都观望呢,看下个月会不会又便宜点。”
其实五月份的时候极氪还挺风光,那会儿单月卖出去18908辆,比去年涨了一点,也比四月份猛增将近四成。当时销售们信心满满,还在朋友圈晒业绩。但六月份突然转头向下,不少人猜是不是受大环境影响,有朋友甚至传言某地提车周期拉长,其实后来证实只是物流小延误。
品牌内部倒是动作频频。今年5月,人事调整闹得沸沸扬扬——林杰开始管国内营销业务。这位老吉利人,从摩托干到汽车,据说以前带领领克销量翻番。他来了以后,不少销售觉得“也许能扭转局面”。但另一位老司机私底下吐槽:“光靠换帅哪行?产品线太集中,再多花样也难撑场面。”
除了调兵遣将,还有资本层面的“大动作”。吉利宣布要把剩下股份全收回来,把极氪彻底装进自家口袋。如果交易真敲定,以后就是一家亲。听说高管团队也重新分工,比如智能座舱负责人姜军,现在还兼任集团首席科学家,与智驾副总裁陈奇搭档,两个人号称“左舱右驾”,可惜目前用户体验提升主要体现在旗舰车型上,中低配还是有些鸡肋功能被冷落。
顺便插一句,上次去试驾,有个隐藏配置挺冷门:中控屏幕支持手势操作,但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怎么用,经常误触关掉导航。还有位女司机抱怨语音助手识别方言效果一般,她一句四川话过去,小Z同学直接懵圈。这种细节问题,在实际用车里经常被忽略,却能左右不少人的购车选择。
再讲个维修趣事:前阵子遇到一台跑了两万公里的小毛病,新款刹车片异响严重,本地技师直接拿砂纸打磨解决,说原厂件偶尔批次差异。“这种电动车零部件标准化高,可品控偶尔还是有漏网之鱼。”他说完笑嘻嘻递给我根烟,让我别写出来,我偏不听劝记笔记本上留着当谈资。
眼看2025年过半,下半年每个月都要冲刺接近4万辆才能达标,这对任何品牌都是硬仗。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还有用户需求变化、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都可能随时搅局。有意思的是,今年南方雨季格外长,有几位广东地区的新晋准业主吐槽交付慢,还担心暴雨影响提新车仪式感——生活里的这些“小烦恼”,谁又能提前预料?
至于未来走势如何,是不是还能像过去一样一路高歌,现在没人敢拍胸脯保证。我倒觉得,如果售后服务和产品细节再往深里做做文章,也许还有机会扳回一城。不过这都是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该修的修,该开的开,该观望的继续等等看吧——毕竟数据只是数字,每个人买与不开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算盘。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