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万一辆车,这事儿搁谁心里不膈应?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说出来都挺荒谬,但就是有人买,预售一下就八百多台,眼都不带眨的。这车,不愧是比亚迪仰望U8L,估计终于让不少人明白了——有的东西你奋斗一辈子也未必够得着,生下来有没有,往往……不是你努力就能决定的。咱今天说这个事,得琢磨琢磨,128万一辆国产SUV到底图什么,能炸出个啥。
先问自己:谁会买这种车?一般人会买吗?买不起啊。更别说买了之后你搁哪停,就那5米4的车长,3250毫米轴距,停地库都得挑比较“宽松”的那种。更要命的是,开出去别人一看,气场是有了,可是你得承受大家异样的目光:这家伙不简单呐。要啥气场我们要得起吗?我们要不起。所以说128万这五个字,直接劝退了99%的人,好多车评人看了直呼痛快,可心里都是明白的,这玩意儿我们用不上,想都不敢想。
但你想啊,比亚迪到底图啥?是想卖吗?我觉得比亚迪完全知道,这东西销量不会大爆,天天靠它挣钱不现实。真挣钱的其实还是唐、宋、秦、汉一众走量的车。那这一炮打出来,是不是等于在所有人心里插了面“技术大旗”?每年靠高端产品的热度带一带品牌、吸引眼球,最后去买11万、18万、28万顶配宋PLUS的人,不自觉地也带一丝“仰望”光环,觉得自己买的是中国比亚迪最会造车的那个品牌。这局下得挺聪明,刺激高端用户,带动大众市场。
当然,要真让我吹比亚迪U8L,我也吹得出来。全铝大车架,听着就挺唬人,这玩意儿现在国产家用SUV敢这么玩儿的没几个。美国某些品牌搞了几十年,全球都没几家敢百分百铝车架造量产SUV。轴距、车长、配置,听着像“堆料”,可真下本钱了。再看看云辇P+智能液压悬挂,所谓的“云端乘坐”,你说这车过个沟坎,能把你“拎起来”,一点波动都没,确实好了不起。但是,车评人大多也说,80-90万价位的宝马X5、奔驰GLE也做不到整个铝车架加云辇这么一套组合。
再有,后轮转向,夜视、远红外、红外夜视仪,14个气囊,全场景智能感光隐私玻璃……你说你一个女明星、歌手、老板娘真要坐后排,得多吓人才能觉着刚需?谁用谁安稳。甚至你走哪儿,这车都能帮你遮住一切想偷窥你的目光。再细一点,全新升级的天神之眼A计算平台,据说智能驾驶、超强主动安全,碰撞预警、紧急刹车、座椅安全……我就差没看见可以喷烟防盗了。
那为啥还说一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人家就是让你羡慕的。比亚迪造这么一台车,和弄出宫殿似的豪宅其实一样:不是为了解决基础需求,是在展示实力——你看看,咱们中国品牌,这一步已经能和T口、B口、M口的高端过招了。以前的比亚迪是“价格屠夫”,后来成了新能源带头大哥,现在要再升级,开始硬刚高净值人群的心理防线。说白了,就是“打破品牌鄙视链”。
但是,这个车到底值不值128万?我又开始纠结了。你想,国产SUV再怎么堆料,核心技术多牛,工业成本早就拉下来了。128万,你买宝马X5、GLE、路虎发现,咱们不是没见过,后市场、保值、服务、品牌溢价……那都是厚厚的工程。一个仰望顶级版,以后二手能值多少钱?买这台车的用户,真敢开下泥巴地吗?还是图新鲜半年换掉?我看朋友圈晒这个车的人,技术倒未必是第一考虑,有的无非就是爱显摆,有的是真想尝尝国产顶级SUV是什么体验。
再说毛坯128万,落地得135万以上。咱还要想个事儿:有人说买顶配的宝马X7,也就称个老板,买比亚迪仰望,是不是傻?但很多真有钱的人,现在很爱这一口:支持国产、高端制造、黑科技、环保标杆,甚至还有不少人真心觉得,这车拽着劲儿亚文化。确实,咱中国人有钱人也该有更自主的选择权了。
可是,做个设问:假如未来人人都能开得起仰望U8L,我们会不会还觉着它“牛”?还真未必。背后的逻辑其实一直没变:豪车的价值就取决于稀缺和象征。技术进步就像披上了迷彩外衣,实际上还是身份筛选。哪天比亚迪真大规模降价,“仰望”不仰望了、成“仰望PLUS”了,那“高净值精英”的这块招牌也就不闪了。
当然,这么说,很多人肯定心头一凉:你们上面玩科技、卷配置,咱们底下老百姓只是被刷新认知?其实也未必。举个例子,很多高端豪华车的旗舰技术,过几年真的下放到20万、30万级别的车,谁用谁知道的实惠和舒服。全铝车架用不了几年,换代宋、汉、唐也可能都有;夜视、智能玻璃、后轮转向,咱也等得起。所以顶级的卷到底,是给咱每个人都铺路的。生产力升级嘛,大家早晚都能享福。
最后,咱们再思考一个终极问题:我们为什么热烈讨论128万的仰望U8L?一个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买的产品,凭啥能引发这么多关注?很简单,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制造这股“向上劲儿”。以前总说国产只能便宜、高性价比,现在你发现,咱们自己也能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尖货。这个“贵”,虽然是贵给极少数人的,但“技术上限”变成了“全民信心”。我们把豪车、黑科技的“故事权”也拿回来了,不是被动追随者,也能做领先者。
所以我要说,仰望U8L,不是给你我买的,是给自信、给中国制造品牌做的广告,是给高级体验做的样板。真正的变化,是它把中国人对“高端车”的标准又往上拉了一截,将来我们谁要下单买20-30万的新车,心里都会对比一下“有没有一点仰望的味道”,这就够了。这么牛的东西能出现在中国车企手里,就已经挺傲气了。
看热闹是看热闹,该羡慕羡慕,该奋斗奋斗。别着急,豪华和科技,迟早也会轮到80%的人尝个鲜。当初有谁想到,电动车能普及这么快?10年前油车梦里都做不到今天。谁知道10年后,U8L的黑科技会不会出现在10万级车上?也许那时候,这128万,也就只值四个字:曾经仰望。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