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

吉利突然宣布要收购自家高端品牌极氪的全部股份,准备让极氪从美国退市。 与此同时,奇瑞却在疯狂复活老品牌、推出新车型,一口气在上海车展摆了53款车。 而夹在中间的长城汽车,销量和利润双双暴跌,成了这场大战里最惨的“炮灰”。

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三巨头截然不同的战略,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命运——吉利疯狂砍掉累赘,奇瑞拼命撒网捕鱼,而长城守着老本却眼睁睁看着地盘被抢光。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砍掉品牌、合并业务,反而赚疯了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吉利这两年像在搞“大扫除”。 去年9月,李书福带着高管在台州开了个会,签了一份《台州宣言》,核心就一句话:别折腾了,集中火力干大事!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他们一口气砍掉了几何、LEVC等品牌,把领克和极氪合并成“极氪科技集团”,连电池业务都统一成“神盾金砖电池”。 研发部门也被整合成五大中心,所有车型共享架构和技术。 简单来说,以前吉利有十个团队各干各的,现在所有人挤一个办公室,谁有本事谁上。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效果立竿见影。 今年4月,吉利卖了23.4万辆车,同比暴涨52.7%,银河E5、极氪001 FR等爆款直接卖断货。 利润更是夸张——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最高58亿,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三倍。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刚在美股上市一年,吉利就急着把它买回来退市。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为了彻底控制高端电动车业务,避免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车海战术玩上瘾,但车越多越卖不动?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和吉利相反,奇瑞的战术是“多生孩子好打架”。 今年上海车展,奇瑞展台像个大型超市:复活了QQ、威麟等老品牌,推出了捷途纵横高端线,还摆出53款新车,光混动车就宣布要推39款。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这操作让人似曾相识——十年前燃油车时代,奇瑞就搞过一波多品牌扩张,结果亏到差点破产,最后被迫砍掉一堆品牌。 没想到新能源时代,奇瑞又玩起了老套路。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问题很快暴露。 今年一季度奇瑞销量增速暴跌到17.6%,4月份更降到10.5%。 对比吉利52.7%的增速,差距越拉越大。 更尴尬的是,奇瑞引以为豪的海外市场,也被比亚迪步步紧逼——去年出口量只比比亚迪多5万辆,今年可能被反超。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内部人士透露,奇瑞车型虽多,但定位混乱。 比如瑞虎8和星途揽月价格重叠,自家产品互相打架;新能源车只占总销量不到3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吉利做减法,奇瑞做加法,受伤的是长城?-有驾

俄罗斯市场崩盘,利润神话破灭

如果说吉利和奇瑞还在增长,长城已经跌进坑里。 今年一季度,长城销量暴跌10.8%,净利润直接腰斩45.6%,市场份额从4.1%缩到3.3%,排名掉到第八。

问题出在两条腿同时瘸了。 国内市场上,哈弗H6等燃油SUV被新能源车围剿,欧拉电动车又打不过比亚迪;海外市场更惨——去年长城45万辆出口中,近一半卖到俄罗斯,靠图拉工厂狂赚18.76%的超高毛利率。

但今年俄罗斯突然变脸,对中国车加收奢侈税、强制召回,导致一季度中国品牌在俄销量暴跌32%。 长城3月在俄销量直接腰斩,幸亏1月还能吃老本,才勉强保住3.8万辆的季度销量。

长城的新能源转型慢半拍。 去年才推出混动车型,比比亚迪晚了三年;高端品牌沙龙汽车发布两年,至今只推出一款车。

砍得越狠,活得越爽?

数据说明一切:吉利砍掉20%的车型,利润却暴涨;奇瑞车海战术下,单车平均利润只有吉利的一半;长城守着燃油车老本,结果被卷得最惨。

行业分析师算过一笔账:吉利通过平台化研发(比如SEA浩瀚架构),把每款车研发成本压低30%;奇瑞每推一款新车就要新建团队,导致资源严重分散;长城过度依赖俄罗斯市场,一台车赚的钱顶国内三台,但政策风险一来就崩盘。

。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吉利、奇瑞三家吃掉35%的市场份额,留给其他玩家的空间越来越小。 就连曾经风光的长安、上汽,现在也只能靠合资品牌苦苦支撑。

这场淘汰赛没有中场休息——吉利的刀还在挥,奇瑞的网继续撒,而长城必须赌上全部身家,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掉队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