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

很多人都好奇,一级方程式赛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F1,跑了这么多年,到底哪一辆车才是最厉害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年代的规则和技术都不一样,就像拿几十年前的飞机和现在的战斗机比速度,不太公平。

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里,有哪些赛车是当时公认的佼佼者,它们不仅赢得了比赛,甚至改变了整个赛车运动的发展方向。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咱们先从F1刚开始的那个年代说起,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

那时候的F1比赛刚刚起步,一切都还在摸索阶段。

当时赛道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叫做阿尔法罗密欧阿尔菲塔的赛车。

有趣的是,这辆车其实在二战前就已经被设计出来了,本来是为了一种级别稍低的比赛准备的。

结果战争结束后,F1赛事正式成立,规则恰好和它原本要参加的比赛差不多,这辆“老车”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F1的舞台,并且一上来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在1950年和1951年连续两年帮助车手拿下了年度总冠军。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这辆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非常全面,它的发动机在当时非常强劲,是一台1.5升的机械增压发动机。

简单来说,机械增压就像给发动机加了一个鼓风机,能往里面吹进更多的空气,让燃料烧得更猛,从而爆发出更大的动力。

这台发动机的马力从最初不到200匹,一路被工程师们改进,到最后竟然超过了400匹马力,这个数据在七十多年前简直是天文数字。

除了动力强,它的车身平衡性也做得特别好,设计师很聪明地把变速箱放在了车子后面,这样就能和车头的发动机重量相互抵消,让车开起来特别稳定和听话。

传奇车手方吉奥就是开着它,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里第一个世界冠军。

当然,那个年代也有其他很厉害的赛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的W196,它的车身设计得像个水滴,风阻特别小,在高速赛道上优势明显。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还有一辆叫库珀T51的车,它做了一件颠覆性的事,就是把发动机从车头搬到了车手后面,也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中置发动机布局。

这个改变让赛车的重心更合理,操控性大大提升,直接引领了之后几十年的F1赛车设计潮流。

到了60年代,F1赛车的技术开始变得更加精细。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要数莲花车队的莲花25。

这辆车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发动机有多猛,而在于它的车身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它之前,赛车都是用一堆钢管焊接成一个骨架,然后再在外面蒙上一层外壳,就像我们人有骨骼,外面再穿上衣服。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但莲花25的设计师科林・查普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把车身外壳和底盘骨架合二为一,做成了一个像盒子一样的整体结构,我们称之为“单体壳”。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车身变得又轻又坚固,在高速过弯时不容易发生形变,车手就能更有信心地去操控。

而且,这种结构还让驾驶舱的空间布局更合理,车手可以半躺在里面开车,身体姿态更低,这样一来,空气阻力就减小了很多。

要知道,60年代的F1发动机排量受到了限制,马力普遍不大,大概只有200匹左右,所以一点点空气阻力的降低,都能在速度上带来明显的提升。

莲花25就是靠着这种巧妙的设计,在赛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十年的其他亮点车型也不少,比如法拉利的156赛车,它有着一个像鲨鱼鼻子一样的独特造型,在1961年凭借强大的发动机几乎包揽了所有胜利。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还有莲花车队的另一款车莲花49,它在莲花25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大胆地把发动机也作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直接把后悬挂和变速箱固定在发动机上,让车身变得更加紧凑和坚固,这个想法在当时也是非常超前的。

时间来到70年代,空气动力学开始成为F1赛车设计的重中之重。

这个时代最让人惊叹的赛车,还是来自莲花车队的莲花79。

这辆车看起来就像能粘在地上跑一样,过弯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一项叫做“地面效应”的技术。

设计师们发现,如果把赛车底部的形状设计成类似飞机机翼倒过来的样子,那么当空气高速流过车底时,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吸力,把赛车牢牢地吸在地面上。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这种吸力我们称之为“下压力”,它能让轮胎获得额外的抓地力。

普通的赛车可能只有几百公斤的下压力,而莲花79据说能产生接近两吨的下压力,这让它在弯道里几乎可以不怎么减速。

所以,在1978年,只要莲花79能够顺利地跑完比赛,冠军基本上就没有别人的份了。

这项技术的出现,也让F1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地效时代”,所有车队都开始疯狂研究如何利用空气把赛车按在地上。

当然,70年代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赛车,比如法拉利的312T系列,它通过巧妙的机械设计,比如把变速箱横着放,让车身非常平衡,操控性极佳,帮助车手尼基・劳达赢得了世界冠军。

还有雷诺车队,他们率先在F1中成功使用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一开始不太稳定,但最终在1979年拿下了第一个分站冠军,这标志着一个马力更加狂暴的“涡轮时代”即将到来。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最后我们来看看80年代,这是一个属于涡轮增压和技术爆炸的疯狂十年。

如果要评选F1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赛车,那么1988年的迈凯伦-本田MP4/4几乎没有对手。

这辆车的战绩堪称完美,在全年的16场比赛中,它赢下了其中的15场,胜率高得吓人。

这一年,F1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限制非常严格,既限制油耗又限制增压值。

但本田公司却在这种限制下,造出了一台既省油动力又强劲的V6涡轮发动机,马力比竞争对手高出一大截。

而迈凯伦车队则为这台强大的发动机设计了一副极其低矮扁平的底盘,整辆车就像一把贴着地面飞行的剃刀,空气动力学效率极高。

F1史上最佳赛车盘点,各年代王者战车,一次看个够!-有驾

更关键的是,驾驶这辆车的还是塞纳和普罗斯特这两位历史上最伟大的车手。

最顶尖的车手、最顶尖的发动机、最顶尖的底盘设计,这三者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几乎无法被击败的组合。

除了MP4/4,80年代还有两项技术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个是迈凯伦车队在1981年推出的MP4/1赛车,它是第一辆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制造车身的F1赛车。

碳纤维这种材料比传统的铝合金更轻、更坚固,让赛车在性能和安全性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那以后,碳纤维就成了F1赛车的标准材料。

另一个是法拉利车队在1989年推出的640赛车,它首次使用了半自动拨片换挡技术。

在这之前,车手换挡需要一只手离开方向盘去操作挡杆,而拨片换挡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行,换挡速度更快,也让车手能更专注于驾驶。

这项技术后来也成为了所有F1赛车的标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