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面试环节以AI形式进行,其中涵盖了大约4至6个标准化的面试问题,并且为候选人提供了两次重新回答的机会。
在这些问题中,有些相当具有挑战性,例如我曾遭遇的‘当员工发现其工资与同期入职的同事存在显著差距时,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同时,我还被问及了‘你在工作中如何展现责任心?’以及‘为何选择徐工,你的期望与规划是什么?’等问题。
结构化面试部分还包括普通话水平检测,即要求候选人用普通话朗读一段文字。之后是一些基础的测评和心理测试题目,难度不高,但需注意时间管理。
进入第二轮面试,主要是测评环节,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建议候选人提前在徐工官网进行预习,因为会涉及众多与徐工相关的测试题目,如徐工的发展历程、福利待遇等选择题。
第二、三部分则主要关注候选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一轮面试由部门主管负责,他们通常会针对简历上的内容进行提问,偶尔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面试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签订两方或三方协议,此时务必注意薪资谈判,尽管可能觉得谈判空间不大。
当时我没有立刻签约,看到徐工十月校招的学校名单后,我感到有些困惑,不知道这些学校的学生对徐工有何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