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客炮轰中国新能源背后真相德国车企却疯狂加码投资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最近可真是"火力全开",在G7财长会上直接把中国新能源产品说成是"垃圾货"。这话一出口,整个会场都炸了锅。要知道,就在她说这话的前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刚宣布要来中国访问,这时间点卡得,活像一出精心编排的政治双簧。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帮欧洲老爷们是急眼了。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3%飙升到现在的15%,光伏组件更是占了欧洲市场的半壁江山。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车在德销量同比增长了87%,这速度比德国人喝啤酒的速度还快。难怪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急得直跳脚,在内部会议上嚷嚷着要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5%的关税。

可这事儿说来也逗。欧盟自己搞的"绿色新政"砸了上千亿欧元补贴新能源产业,现在倒嫌中国补贴太多。这不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还信誓旦旦说要打造"欧洲新能源产业联盟",结果一年过去了,法国本土电动车产量还不及中国一个二线厂商的月产量。有法国媒体调侃说,马克龙的"产业复兴计划"就像法棍面包——看着挺硬,一掰就碎。

欧洲政客炮轰中国新能源背后真相德国车企却疯狂加码投资-有驾

冯德莱恩这趟访华行程安排得也是够微妙的。原定7月24日的访问,正好卡在G7财长会放狠话之后。知情人士透露,她这次带着一份长达12页的"市场准入清单",要求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自我设限"。这架势,活像是来收保护费的。不过中方接待规格倒是给足了面子,据说连人民大会堂的会见都安排上了。

要说欧盟这波操作,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天天喊着要绿色转型,真等中国把物美价廉的新能源产品送上门,又开始疑神疑鬼。德国工业联合会做过测算,如果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高额关税,德国汽车配件行业至少要损失3.8万个工作岗位。这代价,可比喝不到青岛啤酒严重多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贝尔伯克大放厥词的同一天,大众汽车宣布追加在华投资25亿欧元扩建电动车工厂。大众CEO迪斯在董事会上说得直白:"离开中国市场谈新能源转型,就像没有面粉还想烤面包。"这话把在场德国经济部的官员噎得够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车企在华利润占其全球总利润的42%,这数字比德国香肠在巴伐利亚啤酒节上的销量还稳定。

法国那边更是上演了一出"真香"现场。雷诺集团一边跟着政府喊要"减少对华依赖",一边偷偷把中国产的电动车贴牌成"欧洲制造"在卖。有媒体拍到雷诺里昂工厂的停车场,清一色停着从中国进口的电动车核心部件。工人们私下吐槽:"这活儿干得,跟宜家家具组装似的。"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乔尔杰蒂最近在议会质询时说了句大实话:"我们对中国产品的指责,就像指责米兰时装周抄袭义乌小商品市场。"台下议员们哄堂大笑,但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意大利光伏电站七成组件都来自中国,真要硬气抵制,怕是连政府大楼的空调都得停摆。

冯德莱恩的团队出发前特意做了个民调,结果显示68%的欧洲中小企业主反对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有家荷兰光伏安装公司的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政客们整天喊着要环保,现在又要把最便宜好用的太阳能板挡在门外,这不是精神分裂吗?"这条动态获得了超过2万次转发,评论区清一色的"太真实了"。

中方这边的态度倒是四平八稳。商务部发言人最近在记者会上打了个比方:"市场竞争就像踢足球,不能因为对方前锋太强就要求人家绑着腿比赛。"这话说得,连路透社记者都忍不住鼓掌。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了40%,满载着光伏板、锂电池的列车每天都在穿越亚欧大陆。

欧洲政客炮轰中国新能源背后真相德国车企却疯狂加码投资-有驾

柏林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最近出了份报告,算了一笔账:如果欧洲真把中国新能源产品都挡在门外,绿色转型的成本至少要增加2300亿欧元。报告主笔人穆勒教授在发布会上无奈地说:"这就像为了不用中国产的筷子,非要逼着德国人用手抓饭吃。"台下响起一片会意的笑声。

说来也讽刺,就在G7财长会召开的同一天,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启了地中海首航。这艘装载着中国光伏储能系统的豪华邮轮,第一站停靠的就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港。当地媒体拍到的画面里,意大利游客们举着手机疯狂拍照,嘴里念叨着"太不可思议了"。这场景,活脱脱就是当下中欧经贸关系的真实写照——政客们在会议室里吵得面红耳赤,老百姓却用钱包投出了诚实的一票。

欧洲政客炮轰中国新能源背后真相德国车企却疯狂加码投资-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