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第2周新势力销量排行,理想夺冠,问界第3,小米第5

“谁能想到,安徽女生的一场纠纷,直接让小米汽车的周销量跌了8.8%? ”最近这则消息在车圈炸开了锅。

5月第二周的新势力销量榜上,小米从高位滑落至第五名,连续三周销量下滑。

5月第2周新势力销量排行,理想夺冠,问界第3,小米第5-有驾

而另一边,理想汽车以0.82万辆的成绩稳坐冠军,问界销量回暖却卡在第三名,零跑靠“半价理想”的标签冲进第二梯队。

理想“增程式”统治力不减,但友商已开始围剿

理想汽车的L系列车型,又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增程式技术的市场号召力。

尽管本周销量环比下降20%,但全年19周中12次夺冠的成绩,让它成为新势力中唯一站稳第一梯队的品牌。

有业内人士直言:“理想的成功不是偶然,它把家庭用户的痛点变成了卖点——大空间、智能化、无续航焦虑,其他品牌想复制却总差一口气。 ”

零跑汽车本周以0.78万辆销量紧随理想之后,被戏称为“半价理想”的它,正用性价比挑战高端的游戏规则。

但消费者对此态度分化:有人称赞“花一半钱买到同等配置”,也有人吐槽“开零跑总像在开低配版理想”。

这种矛盾背后,折射出新势力在品牌溢价与技术定位上的艰难取舍。

问界销量回升至0.75万辆,被看作华为赋能的一次反击。

但对比年初的巅峰表现,问界仍未回到第二名的位置。

有网友调侃:“华为的光环能照亮问界,但照不亮所有短板,比如渠道和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5月第2周新势力销量排行,理想夺冠,问界第3,小米第5-有驾

小米的“黑天鹅事件”:一场纠纷引发的连锁反应

安徽女生事件对小米汽车的冲击,远比预想中严重。

社交媒体上,关于“刹车失灵”“系统故障”的讨论持续发酵,甚至波及小米SU7的预订用户。

一位准车主在论坛留言:“本来下周提车,现在犹豫要不要退订——谁也不想拿安全赌运气。 ”

更棘手的是,小米近期被曝光的“套件问题”再次引发信任危机。

有车主称车载智能系统频繁死机,官方回应“软件优化中”却未给出时间表。

业内人士分析:“小米跨界造车的互联网打法,在硬件品控上暴露短板,这是传统车企不会犯的错。

对比之下,小鹏汽车以0.69万辆销量逆势增长23.2%,成为第二梯队中的黑马。

供应链改革和成本控制的成功,让小鹏在价格战中占据主动权。

有供应链高管透露:“小鹏的零件成本比去年降了15%,这直接反映在终端优惠上。 ”

蔚来掉队、极氪猛追:第三梯队的生存法则更残酷

蔚来本周仅卖出0.40万辆,主品牌销量持续低迷。

5月第2周新势力销量排行,理想夺冠,问界第3,小米第5-有驾

尽管子品牌乐道被寄予厚望,但一位经销商坦言:“蔚来的换电模式成本太高,乐道如果继续走老路,恐怕难逃同样的困境。 ”

相比之下,极氪汽车以38.7%的环比增速冲到第七名,靠着吉利的技术背书加速抢占市场。

深蓝和方程豹的稳定增长,则揭示了另一条生存路径。

深蓝凭借原创设计和高性价比,吸引年轻用户;方程豹则用硬派越野定位切入小众市场。

有评论指出:“第三梯队的品牌必须极端差异化——要么足够便宜,要么足够独特,中间地带只会被巨头碾压。 ”

腾势汽车0.30万辆的销量看似平淡,但对比比亚迪的输血力度,这一成绩引发争议。

“腾势有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有奔驰的设计背书,为什么卖不过新势力? ”一位投资人提出质疑。

或许答案藏在渠道布局中:腾势的线下门店数量仅为头部品牌的1/3。

新势力排名的背后:技术路线与用户信任的博弈

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路线,曾被视为“过渡技术”遭行业唱衰。

但如今,其在续航和成本上的平衡反而成了杀手锏。

一位技术专家评论:“当纯电车型还在为充电焦虑买单时,理想的务实策略反而收割了家庭用户。 ”

5月第2周新势力销量排行,理想夺冠,问界第3,小米第5-有驾

问界和小米的不同境遇,则凸显了跨界造车的两面性。

华为的ICT技术为问界注入智能化基因,但制造端的经验缺失仍拖累进度;

小米的互联网流量能快速打开市场,但品控争议一旦爆发,反噬速度也远超传统车企。

零跑与理想的“价格战”更值得玩味。

同样是增程式+家庭场景定位,零跑用低价换市场,却陷入“高配低端”的认知困局。

有用户直言:“买零跑的人不会觉得它比理想高级,但买理想的人根本不会看零跑。 ”

写在最后:销量榜上的数字,远不是终局

新势力每周排名的变化,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理想守住了王座,但零跑、问界、小鹏的追赶从未停止;

小米的挫折给行业敲响警钟:互联网时代的口碑崩塌,可能只在一夜之间。

而蔚来、极氪们的挣扎,则提醒所有人——在这个赛道,活下来比跑得快更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