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巴黎大卖背后:中国高端制造正崛起

一分钟一万三千辆车,这种场面,换在几年前谁信?巴黎航展那天,手机屏幕上蹦出来的数字让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问界M9,这名字以前在欧洲观众心里大概率跟“高端”不搭边,转眼间,连老外直播间的弹幕都暴走:“中国车疯了吧?”现场法国小哥抓着相机追着拍,宝马展台那边的高管脸上的表情,我还真想截个图发给国内网友,绝对比段子还精彩。

想当年,咱中国车企在欧洲展,像是去参加世外桃源的聚会,摆在角落,安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问界M9这波,感觉像直接开着车门闯进贵族舞会,还顺手把主桌的蛋糕切了一半,吃得理直气壮。你说是命好?我看更像是憋了十年大招,终于有机会砸在了全球观众的眼皮底下。

说到现场反应,法国媒体的试驾员那天激动得差点把话筒砸了——自动泊车的时候,他还没反应过来,车已经自己停好了。真不是吹牛皮,我旁边那哥们直接用中文喊了句“牛!”。能让老外开口说中文,也算是汽车圈的名场面了。其实你仔细看M9的配置单,里面一半技术都能写成论文,剩下的一半是华为那帮工程师熬夜掉头发换来的。你以为这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全景交互只是噱头?真等你坐进驾驶舱才明白,什么叫“科技平权”。

这场面,有点像当年李娜在法网决赛挥拍,谁都没想到那个中国姑娘能一路杀到最后。网友们现在都乐了,开始把问界M9和比亚迪、蔚来一块儿拉出来做对比,谁更能代表中国制造的“高端脸”。其实巴黎这次,不光是中国汽车圈的胜利,也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硬扛压力、扛封锁、扛偏见,终于憋出来的底气。

问界M9巴黎大卖背后:中国高端制造正崛起-有驾

当然,冷嘲热讽也从没断过。有人说这车卖得好,还不是因为便宜。要真信了他们的逻辑,那欧洲老百姓全成了“薅羊毛达人”了。你去查查M9在欧洲的售价,分分钟比德系豪华车还高。欧洲人不傻,钱都花在刀刃上。能让他们掏腰包,背后是对中国品牌技术、品质、品牌故事的认可。就像前几年还有人笑中国手机是“山寨”,现在Mate 60 Pro在海外断货,谁还敢小瞧?

赛力斯股价这几天连着跳水上扬,感觉比世界杯进球还让人兴奋。资本市场永远嗅觉最灵敏,热点未必全靠情怀堆起来的。实际上,华为和赛力斯在产业链协作上玩的那一套,不只是造车水平上的升级,更是中国高端制造整体向上的缩影。你看人才市场,搞智能制造、AI算法的岗位,工资一个比一个飙得高。传统的“螺丝钉”岗位逐渐变成了“多面手”——会写代码、懂营销、还得懂怎么跟老外谈判。互联网大厂的“996”加班狗们,现在都盯着造车圈发简历,这趋势,有点意思。

问界M9巴黎大卖背后:中国高端制造正崛起-有驾

说起来,问界M9的爆红,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你看看比亚迪在北欧,电动车成了出租车的标配。海尔、美的这些老品牌早就把产品卖到非洲村口,连德国高铁都不得不和中国谈合作。中国高端制造这局棋,早就走出去了。只不过,问界M9在巴黎的“炸场”,算是把这盘棋推上了热搜。

巴黎航展这事,有人欢喜有人愁。欧美关税大棒挥过来,国内网友在网上互怼。你说中国车企是靠补贴?人家欧洲媒体直接怼回去:这配置,这体验,这价格,补贴再多也堆不出这种技术。网友的嘴巴有时候比放大镜还厉害,盯着别人的小芝麻,忽略了自家地里的大西瓜。调侃归调侃,争议归争议,谁都拦不住中国品牌往高端走的那股子劲儿。

问界M9巴黎大卖背后:中国高端制造正崛起-有驾

问界M9的成功,也让行业格局悄悄发生变化。以前高薪岗位都挤爆互联网公司,现在智能制造、汽车工程成了新“香饽饽”。年轻人想要的不只是薪水,还有成长,还有故事。工程师、设计师、市场人、谈判专家,个个都在和全世界掰手腕。你说这不是新时代的江湖,那什么才算?

中国制造的逆袭,没有剧本,只有一帮人在泥里打滚拼出来的底气。想当年,谁能想到中国品牌会在世界舞台上收割掌声?现在轮到全球观众站在展台前,盯着问界M9发呆。欧洲的汽车老大哥们,估计得重新琢磨下以后的剧本了。

至于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或许下次巴黎航展,咱中国品牌直接包场都说不定。你觉得下一个走红的会是谁?比亚迪、蔚来、还是某个还没发光的新玩家?评论区留个悬念,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坐等你们脑洞大开,说不定哪句吐槽就成了下一个热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