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盘算着买辆新电动车的朋友们,心里可能都犯着嘀咕。
走到大街上的专卖店,到处都挂着“清仓甩卖”、“亏本处理”的醒目招牌,销售员说得天花乱坠,好像今天不买,明天就得拍大腿后悔。
可同时,新闻里又在反复说,电动车“新国标”要来了,号称“史上最严”。
这一下就把人给整不会了:这到底是商家为了清库存编出来的销售套路,还是真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大变化?
现在出手,究竟是捡了便宜,还是踩了坑?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这来龙去脉给您掰扯清楚,看看为什么好多懂行的人都说,往后看个三五年,眼下确实是买电动车的绝佳时机。
这事儿的核心,得从一个叫《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说起,也就是咱们嘴里常念叨的“新国标”。
这个新标准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给全国几十万家电动车生产企业划下了一条硬邦邦的红线,相当于一场全国统一的行业大考。
规矩定得很死,从今年九月一号起,所有厂家的生产线就必须按照新标准来造车;等到十二月一号,市面上就不允许再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旧款车了。
您看,时间表一出来,压力就直接给到了经销商这边。
他们库房里堆积如山的旧款车,如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卖出去,那最后就只能变成一堆占地方还亏钱的废铁。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开店的老板,面对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办?
那肯定是能卖一辆是一辆,哪怕少挣点,也得赶紧把货清出去,把钱收回来。
所以,您现在看到的那些“挥泪大甩卖”、“直降上千元”的宣传,绝大多数都不是噱头,而是商家实实在在的求生欲。
这就给咱们普通消费者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抄底”机会。
更巧的是,很多地方为了刺激消费,还推出了各种购车补贴政策。
这么一来,商家降价叠加政府补贴,形成了一套“组合拳”,现在买车的性价比自然就高出了一大截。
可以预见,等到这波清仓热潮过去,市面上全是按照新国规生产的新车时,价格大概率是要往上涨的。
毕竟,新国标对安全的要求高了,成本也跟着上去了。
比如,新车对电池的防火性能要求更严格,车架子用料更扎实,这些看不见的安全升级,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所以从纯粹的经济账来看,现在用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一辆技术成熟、功能齐全的旧款电动车,确实是笔划算的买卖。
当然,买东西不能只图便宜,产品本身好不好、合不合心意,才是更关键的。
而这,恰恰是眼下这个“窗口期”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所在。
因为在新国标的严格要求下,有两类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车型,即将成为“绝版”,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您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全新的了。
第一类,就是那些外观时尚、造型百变的“小包车”。
很多年轻朋友,尤其是女孩子,特别喜欢那种车身圆润饱满、颜色鲜艳活泼的车型,看起来小巧又精致。
这类车型的漂亮外观,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塑料覆盖件来实现的,因为塑料的可塑性强,能做出各种流畅的曲线和造型。
但是,新国标里有一条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整车使用非金属材料的重量占比不能超过百分之五点五。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意味着未来的电动车,基本上都会是“钢筋铁骨”的硬汉形象,车身大部分都得是铝合金、镁合金这类金属材质。
那种酷酷的机甲风格可能会成为主流,但我们看惯了的、可可爱爱的小包车,恐怕就要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了。
如果您是一个“颜值控”,就喜欢那种灵动的设计感,那现在真的是把它带回家的最后机会了。
第二类,是那些能满足特定速度需求的“实力派”车型。
在过去,虽然国家也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但很多厂家在设计上会留有一定的“余地”,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在需要的时候稍微提升一下速度,比如在一些人车稀少的路段,或者需要紧急赶路的时候。
这种“超速不断电”的功能,对很多通勤距离远、或者住在市郊的朋友来说,其实非常实用。
然而,在新国标的框架下,这条路被彻底堵死了。
新规定要求电机和控制器必须进行严格的物理和软件层面的防篡改设计。
简单说,就是出厂时速锁死在25公里,一旦达到这个速度,电机就会自动停止提供动力,而且这种设定是焊死在硬件里的,普通人根本没办法破解。
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道路行驶的安全性,但也确实让一部分对速度有刚需的用户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因此,那些还能“释放天性”的旧款车型,也就成了最后的“纪念版”。
听到这,可能还有朋友会心存侥幸: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厂家难道不会偷偷生产一些旧款车,经销商偷偷卖吗?
关于这一点,可以明确地告诉您: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次国家是下了狠心要规范整个行业。
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个重要部门联合发文,态度非常明确,新国标的执行绝不打折扣,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监管的网撒得非常密,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层层设防。
在工厂里,监管部门会派人驻厂指导,确保每一条生产线都符合新标准;车辆出厂前必须拿到3C认证,这个认证现在审核极其严格,对电池、电机、防火材料等两百多个项目逐一检查,有一项不合格就拿不到“准生证”。
在销售市场上,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进行高强度的巡查,一旦发现在截止日期后还在卖旧款车的商家,面临的将是按照货物价值一到三倍的巨额罚款。
对于任何一个正规品牌和经销商来说,这种风险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指望以后还能从正规渠道买到“漏网之鱼”,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最后再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这个时间范围设定在“五年内”。
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法律依据的。
根据我国的《标准化法》,任何一项国家标准在正式实施以后,都会有一个复审周期,这个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也就是说,大概到2030年左右,相关部门会回过头来,重新评估现在这套“史上最严”的新国标,看看它是否还适应当时的技术发展和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到那个时候,如今争议比较大的限塑、限速等条款,或许会有重新讨论和调整的机会。
但是,五年时间,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来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了。
为了一个遥远且不确定的“可能”,而错过眼前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心仪车型的选择,是否值得,就需要您自己来权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