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被车主吐槽:花钱买了个寂寞和缩水马力的噩梦

最近小米汽车又双叒上热搜了,这次不是因为卖爆单,而是被车主们集体吐槽“花钱买了个寂寞”。

5月初,不少花了52.99万买SU7 Ultra顶配的车主发现,自己加价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根本不像宣传的那样能“导流散热”,用鼓风机一吹连张纸巾都飘不起来。

更扎心的是,车主们还发现车辆升级系统后,原本1548匹的马力直接被“腰斩”到900匹,想用满血性能还得先去赛道刷圈速达标——这操作,简直比打游戏开外挂还离谱。

说真的,小米这次的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懂。

咱先不说这4万2的碳纤维盖子到底有没有用,光是“马力缩水”这事儿就够让车主心寒了。

小米汽车被车主吐槽:花钱买了个寂寞和缩水马力的噩梦-有驾

当初雷总在发布会上把SU7 Ultra吹成“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结果车主们还没踩几脚油门呢,官方就偷偷给马力上了把锁。

这就好比你去米其林餐厅点了份顶级牛排,结果厨师说“刀叉得考试及格才能用”,这不是把消费者当猴耍吗?

再说回那个被全网群嘲的“挖孔机盖”。

有较真的车主直接把车拆了,结果发现所谓的“双风道导流”压根没连通刹车系统,所谓的散热功能更是聊胜于无。

对比保时捷车上那些真正能引导气流、平衡下压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小米这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造型,简直就是给车头硬塞了两个“装饰性垃圾桶”。

难怪网友吐槽:“再加1万是不是能配个垃圾桶盖?积分满1000还能免费清垃圾?”

小米汽车被车主吐槽:花钱买了个寂寞和缩水马力的噩梦-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小米。

现在新能源车圈流行“硬件不够,故事来凑”,从 “赛道级底盘”到 “航天级材料”,哪个品牌还没几个唬人的营销话术?

只是小米这次玩砸了——你给车主画大饼可以,但至少得让人闻着饼香吧?

拿碳纤维材质和赛车造型当幌子,实际功能却和十块钱的手机散热器一个水平,这吃相未免太难看。

说到底,消费者愿意为创新买单,但绝不接受为噱头交智商税。

小米汽车这波操作,不仅伤了首批车主的心,更给所有 car 企业敲响警钟:营销可以讲故事, 产品必须讲良心。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4万2换两个 “装饰孔”的冤大头, 没人愿意当第二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