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二考试惊魂,车辆撞墙围墙倒塌,学员紧急下车避险

说起考驾照这事儿,估计没几个人能云淡风轻地说自己没紧张过。

尤其是科目二,那简直是新手司机的“劝退”科目,多少英雄好汉就折在了那几根杆子和几条线之间。

平时咱们听说的,最多也就是压线了、熄火了,被扣分挂科。

上海科二考试惊魂,车辆撞墙围墙倒塌,学员紧急下车避险-有驾

可就在前不久,上海奉贤区的一个考场里,有位女学员直接把这驾考的难度系数拉满了,她不是压线,也不是熄火,而是一脚油门把考试车开上了墙,还顺带着把一堵砖墙给撞塌了。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可就热闹了,有当段子看的,有替学员捏把汗的,但更多的人是在琢磨,这到底是学员技术太“菜”,还是这考场的设计本身就有问题?

这事儿,咱们今天得好好说道说道。

事情发生在9月6号,地点是上海奉贤区的万国机动车考场。

当时,一位女学员正在进行科目二的考试。

咱们都知道,科目二里有个项目叫“直角转弯”,看着简单,但其实挺考验人对车身位置和转向时机的把握。

而这位学员遇到的情况,比普通的直角转弯还要复杂一点,因为这个弯道,正好设置在一个下坡路的尽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车子带着下坡的惯性,速度本来就不好控制,紧接着就要你立马打方向盘拐一个九十度的急弯。

这对于一个本来就手心冒汗、心里打鼓的新手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结果,意外就这么发生了。

据现场的人说,那辆白色的考试车从坡上下来后,好像完全忘了还要转弯这回事,根本没有减速或者打方向的迹象,就那么直愣愣地、义无反顾地朝着路尽头的那堵围墙冲了过去。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砖头瓦块四处飞溅,好端端的一堵墙,硬是被撞出了一个大窟窿,现场一片狼藉。

从网上的照片能看到,考试车的前保险杠和引擎盖都有了明显的损伤,但好在车子的大体框架还在,没有散架。

最让人庆幸的是,开车的女学员自己从车里下来了,人没有受伤,估计就是吓得不轻。

考场的工作人员反应也很快,马上就跑了过来,先是拉起临时的围栏把事故现场隔离开,防止再有意外发生,然后又找来篷布把倒塌的墙体和一地碎砖盖上。

接着,工作人员赶紧上前询问学员的身体情况,确认她没事之后,就引导她到旁边安全的地方休息去了。

事情发生后,网络上的讨论立马就分成了两派,观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上海科二考试惊魂,车辆撞墙围墙倒塌,学员紧急下车避险-有驾

一派人认为,这事儿的责任明明白白,就该由学员自己来承担。

他们的理由也很直接:开车上路,分清油门和刹车、懂得转弯前要减速,这是最最基本的常识和技能。

连这个都掌握不好,把下坡路开成了“起飞跑道”,那不就是典型的“马路杀手”吗?

考场是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考试项目也是全国统一的,别人都能过,就你不行,还把墙给撞了,这总不能怪墙砌得太结实了吧?

这种观点代表了很多老司机的心声,他们觉得驾驶是一件非常严肃、人命关天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学员技术不过关,就得为自己的失误负全责。

但是,另一派人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觉得,板子不能只打在学员一个人身上,考场的设计也难辞其咎。

他们提出的质疑也很有道理:为什么要把一个直角转弯设置在下坡路的尽头?

考场的设计者难道预见不到新手学员在处理这种复杂路况时,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出错吗?

既然预见到了有风险,为什么不在墙前面设置一些缓冲装置呢?

比如说,放一排防撞桶,或者建一道有弹性的防护栏,再不济,堆个沙堆也行啊。

这样一来,就算学员真的操作失误,车子撞上去也能有个缓冲,不至于硬碰硬地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对学员的人身安全也是一个更好的保障。

说白了,考场作为一个专业的机构,不能只想着怎么考核学员,更要想办法保证考试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你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每个学员都不犯错上,就像我们给小孩子住的房间包上防撞角一样,不是我们希望他去撞,而是要预防他万一摔倒了会撞到。

从一个更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其实反映了我们驾考体系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那就是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平衡问题。

咱们国家有多少人想开车?

根据官方数据,到2023年底,全国的机动车驾驶员已经超过了5.2亿人,每年还有两千多万人等着拿驾照。

这么庞大的需求,就要求我们的驾考体系必须高效运转。

上海科二考试惊魂,车辆撞墙围墙倒塌,学员紧急下车避险-有驾

所以,各地的考场都倾向于采用标准化的场地和流程,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来完成考试。

科目二的那些项目,可以说就是这种标准化思路下的产物。

但是,这次的撞墙事件就像一声警钟,提醒我们效率再高,也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尤其是在中国,我们的路况是出了名的复杂,人多车多,各种突发情况层出不穷。

如果驾考仅仅是训练学员如何像机器人一样,在固定的场地里完成几个固定的动作,而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在真实的、充满变数的道路上安全驾驶,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可能就只是一批会考试的“本本族”,而不是真正合格的驾驶员。

所以,这起看似偶然的事故,或许能推动我们对驾考体系进行一些反思和改进。

首先,考场的设计标准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了?

我们现在是基建强国,完全有能力把考场建得更智能、更安全。

比如,在一些公认的高风险路段,是不是可以安装一些感应预警装置?

或者强制要求设置物理缓冲带?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个别出错的学员,更是为了提升整个驾考系统的安全底线。

其次,我们的培训内容和考试方式是不是也该更贴近实战?

除了倒车入库、侧方停车这些基本功,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防御性驾驶知识的考核,或者利用模拟器进行紧急情况处置的训练?

让学员在拿到驾照之前,就对“油门当刹车”这种致命错误有更深刻的敬畏之心。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事故发生后,考场工作人员的现场处置非常及时和规范,这说明我们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在线的。

但这还不够,公众更关心的是,这起事故的最终调查结果会不会公开透明?

考场会不会因此采取切实的整改措施?

因为每一次事故,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被遗忘的“瓜”,它应该成为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存在的问题,然后推动我们去解决问题,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安全。

这不仅仅是为了下一个去考试的学员,更是为了道路上的我们每一个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