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

4月27日,上海车展的中国芯展区终于正式向公众开放。150多家芯片公司,1200余款产品,齐齐亮相了。

说来也令人唏嘘,前几年还在不断强调芯片是汽车行业卡脖子的难题,历史技术存在代差,先进制程受制于人,几乎难以攻克。一转眼,就是足足400平方米的展区,“十大类”芯片共同亮相,让车迷们过了把科技瘾。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这次中国芯的集中展示意味着什么?芯片卡脖子的问题是否已不复存在?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透明车”上阵,汽车芯片门道这么多?

提起汽车芯片,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通和英伟达,这两家分别以座舱芯片和辅助驾驶芯片见长,确实是当前汽车芯片行业的绝对王者。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实际上一辆智能汽车所使用的芯片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光是辅助驾驶,可能就要用到1—10颗主芯片和数十颗辅助芯片。MCU(微控制器)和IGBT模块,往往也要用到50—100颗芯片。

这次上海车展的芯片展,做得非常棒的一点,就是弄了一台透明车,它的本质其实是一台“汽车芯片应用可视化等比车模”,类似我们学生物用到的人体模型。通过这台透明车,大家就能知道不同的芯片分别用在什么位置,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现场还打造了一幅“国产汽车芯片网红打卡墙”,墙面设计用的是汽车底盘的造型,洋洋洒洒陈列了数百颗国产汽车芯片。

一些最新的芯片产品也在活动舞台发布了,比如最新的国产车规级交换机芯片KD6610系列,填补了国内高端车载以太网网络芯片空白。

这次国内大大小小的芯片企业也是全出动,比如做控制类芯片的芯旺微、苏州国芯、辰致半导体、英迪芯、芯钛等,做计算类芯片的芯擎、黑芝麻、芯驰等,做存储类芯片的兆易创新、江波龙、西安紫光国芯等。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当然了,有一些重磅的芯片选手并没有在这个展区亮相。比如以“智选车模式”为核心,带着多款重磅车型及前沿技术亮相的华为;发布了最新辅助驾驶芯片征程6P,宣布与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的地平线。

当然还有经常被忽视的比亚迪,这也是名副其实的芯片巨头。目前比亚迪全球最大规模的新一代碳化硅半导体即将投产,规模是第二名足足十倍,光靠这一点,比亚迪就在芯片领域有一席之地。前阵子比亚迪还与华为联合推出了业界首款4nm工艺的高算力车机芯片BYD 9000,实力可见一斑。

总体而言,有了这一波井喷,国产汽车芯片基本稳了。说句不好听的,即使真的要卡脖子,实在不行退回28nm制程,对于汽车来说也够用了。

(2)涨价别担心,过剩有可能

与国产车,国产芯片技术的节节攀升相对比的,是一系列的国际品牌正在节节败退。以意法半导体为例,最近这家成立于1987年的半导体巨头公布了财报,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暴跌了近90%,已到了岌岌可危的状态,随后宣布将开启优化全球成本基数计划。

这也引发了另一重担心,把国际巨头们挤走了,国内产品是不是要涨价了,无序的竞争会不会产能过剩造成浪费。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这其实两个问题,首先是大家担心的涨价问题,这是最不用担心的事。从衣服、鞋子、玩具,到白色家电,到手机数码产品,国内产品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性价比。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所有在这个市场立足的品牌,都会争取最大化获得市场,因此做法都不会太离谱。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的美团、京东大战,很多人表示站京东,因为美团吃了消费者吃商家,吃了商家吃骑手,“吃相”属实有点难看。

因此像京东这样口碑不错的企业加入外卖赛道时,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的,一来京东的服务是有保障的,二来京东确实会给外卖小哥缴纳社保,也算是有社会责任吧。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但从另外的角度,哪怕是口碑不那么好的美团,或者拼多多,或者百度,其实相比那些国外巨头,给消费者带来的服务也还是不错的。国外叫一份外卖都是几十美元,给普通人带来的方便程度远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产品也类似,华为确实出了几万块钱的三折叠,但国产手机两三千的中端手机就已经做得非常好了,1000多的红米也一直都在。更不用说1000元的电视,1500元包安装的冰箱,200元买一身的穿搭,这些都是中国制造带来的红利。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至于会不会产能过剩,这个似乎也不用担心,肯定会过剩。没办法呀,这也是特色之一了。竞争一轮又一轮,最后大浪淘沙存活下来几家,这几乎都是必然的结果。不管谁活下来,都会提供不错的产品就对了。

(3)天花板已破,后顾已无忧

最近,中美贸易战又一次升级了,芯片作为重中之重自然也不能避免。4月17日,英伟达老总黄仁勋再度访华,脱下了标志性的黑色皮衣,换上黑色西装,重申“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与中国继续合作”。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一方面是禁令不断加码,先是AI芯片H100被限制卖到中国。后面英伟达弄了个特供版H20,依然被限制,可以说堵死了旗舰级AI芯片卖到中国的可能。这也是老美的算盘,普通芯片已经限制不住了,不仅要卖,还要免税,但高端芯片绝对不容有失。

从黄仁勋的态度也能看出来,这招已经不行了。美国的这套封锁逻辑,早就行不通了,越打压越强大,已成常态。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这不,华为的昇腾910C人工智能芯片已经开始测试,最快5月下旬就能开始出货。即使是慢一些,今年下半年怎么也够了。

虽然有传言,昇腾910C的解决方案是两块芯片封装起来达到H100的效果,并且带宽表现依然不如H100,并非传统意义的“直道超车”。但对于突破生成式AI算力瓶颈来说,已经足够。

上海车展观察④|1200余款国产汽车芯片亮相,卡脖子已解决?-有驾

或许国人已经没有记忆,最初买彩电也不是优先考虑长虹、海信,即使多花钱,首选也是夏普、松下。后面国产彩电越做越好,才一步步把洋品牌挤出市场。现在相当于老外直接不让买夏普、松下了,简直做梦都要笑醒。

这也是上海车展的另外一景,愿意用华为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鸿蒙智行“五界”同时现身车展,“乾崑”成为多家车企发布会主题,这都是老美“打压”的成果。连旗舰级AI芯片都被攻克了,国产芯片已无后顾之忧。

(4)功夫拍案

前几年,汽车芯片一直是行业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大家被“卡”怕了,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一致性这样“三高”要求的汽车芯片,又要叠加生态链条长、技术门槛高这样的debuff,确实太容易卡国产汽车产业链的脖子了。

好在国人的智慧依然强大,短短几年的时间,各类堡垒纷纷被攻破,汽车芯片已经从传统的“金字塔形”垂直链条,变成了如今整车企业主导的扁平网络式,能打的企业实在太多了,已无后顾之忧。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恐怕是接下来的产能过剩的。这一点手机行业经历过,电池行业也经历过,前几年不就是全民造手机、造电池嘛。相信结局会是好的,大家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