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两代人的机车梦:从嘉陵70到裂行125的时光旅程
那辆1995年的嘉陵70,至今还在记忆里轰鸣。
记得刚提车那天,我围着它转了整整三圈。银色的油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脚蹬启动时需要使巧劲——太轻了不着车,太重了容易伤到腿。那时的摩托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征。骑着嘉陵70穿过县城,总能收获羡慕的目光。
四年后,我换上了五羊125-A。动力更强了,声音更浑厚了。每次启动前,我总会习惯性地检查机油标尺,就像现在的人检查手机电量一样自然。
然后,生活拐了个弯。
成家、生子、工作变动……摩托车渐渐被锁进车库深处。直到2023年,看着儿子开着汽车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什么。52岁这年,我重新考取了摩托车驾照。
新买的本田裂行125很安静,电喷发动机一点就着。可握着车把的手感,和二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我发现,我们这代人对摩托车的感情,90后的孩子很难理解。儿子宁愿堵在晚高峰的高架上,也不愿感受风吹过胸膛的自由。他说这不安全,说摩托车日晒雨淋。他说得都对。
但有些东西,数据永远衡量不了。
比如嘉陵70发动机的震动,透过坐垫传遍全身的酥麻。比如五羊125在乡间小路上扬起的尘土。还有现在裂行125载着我,重新找回的那个年轻自己。
70后、80后为什么痴迷摩托车?或许是因为,我们见证了从物质匮乏到丰裕的整个过程。摩托车承载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个时代的记忆。
最近又在看大排量机车了。不是想要飙车,只是觉得,有些梦想值得用更好的方式实现。
就像那辆还在老家的嘉陵70,虽然早已锈迹斑斑,但每次回老家,我总会去车库看看它。它见证的,不仅是我的青春,更是一个时代的变迁。
摩托车的轰鸣声里,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这份记忆,正在以新的方式延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