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锂电池发热实测,实验温度变化,日常使用建议

电动车锂电池到底能“烫”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就像夏天踩在马路上,脚底瞬间发烫,一想到电动车电池里头是不是也一锅热油,心里不免一紧,难不成真有传说中“跑完就冒烟”的危险?好吧,大家伙总得有点“亲测精神”,不能信风就是雨,于是干脆就拿了块用了一阵子的电池,撸起袖子开始一场“实战实验”——就像玩狼人杀,灯光一亮,谁是卧底,一试便知。

你要问这锂电池跑起来有啥玄机?先摆点基础配置,把硬件亮出来。手上这组三元锂电池,搭了14串结构,电量标称15安时——说复杂点其实就是能撑起一辆家用电动车一小时的输出——大约服役了十个月,不算新,也没老到掉牙。这组电池装了保护板,说是17次循环,但数据有点玄,具体多少用着总归比理论来的靠谱。再来一台控制器,型号是晶汇,能扛17安大电流,电机不刷“脾气”,估计一顿操作猛如虎,搞出的功率能让你心头一激灵。

实验展开的时候,电池刚开始还挺安分,22度的初始温度,和一般春天马路边早上的石板差不多。车子启动,电压上去46伏,电流蹿到17安,感觉跟领了工资一样,活力十足。关键的物理公式也来了,热功率P=I²R,硬核算下来大概就是17安乘上那116毫欧——约摸33瓦左右的热量。说到这里,很多人脑补画面:是不是三十瓦直接烤糊一整堆电芯,下一秒就见火星乱蹦?这样一比较,大伙容易想当然,以为电池像电烙铁那样,热乎劲都憋在一点上。

但别被表象糊弄,电烙铁是把热量死死攥在一个小头上,温度瞬间顶到天花板,摸一下就烙个印。相反,电池这大家伙,就算有三十瓦发热,也得把热量均匀摊到每个角落,结果跟在微波炉里加热整只大西瓜似的,哪能一下就搞冒烟?而且放电的时候每小时工时有限,撑顶约摸一小时搞定,不至于一直加温让电池变“烤箱”。

电动车锂电池发热实测,实验温度变化,日常使用建议-有驾

这发热功率说得再多,还得认现实。所以只拿这一组,不搞大神“理论推算”,决心拿事实说话。实验进行20分钟,电池温度从22度慢慢爬到28度。不过瘾的话,要是把电池换成更新一点的,或者品质还硬核的那种,估计热损失还能再往下压。言下之意,很可能稍微好点的电池组,发热就更加“人畜无害”了。有的人担心电池会不会严重“暴走”,结果一测,像家里暖瓶刚灌上的水,最多温吞点罢了。

电动车锂电池发热实测,实验温度变化,日常使用建议-有驾

现在想一想,这种电池发热到底是不是个“爆炸雷”?有的人一听电动车电池出事新闻,就自动脑补好莱坞大片:火花四散、电车冲天、司机抱头鼠窜——可惜现实真没那么刺激。就像网络上调侃“键盘侠开喷都比电池发热猛”,其实正儿八经跑下来,电池只不过温柔地升了六度,离“高烧”还远着呢。

不过人也不能太乐观,电池玩久了确实有老化这个事存在。电池阻抗要是悄悄涨上来了,那发热就从温水变开水。要说目前用得这些锂电,不至于随时炸锅,但也不能完全放下戒备。曾有段子说,用锂电池就像养猫:平时乖得不行,一点不顺心也可能抓你几下。电池内的化学反应说变就变,温度一旦飙太高,各种电解液分解加速,电芯热失控,谁敢保证一定没危险?这玩意说到底,属于电子界的“易燃品”,跟气球遇刺一样,碰上极限情况还是要心里有数。

现在聊点实际的,电动车日常怎么防热?用的时候最好别一直顶着最大电流猛冲,像有些小白骑手一样,非得赶路拼命踩油门,结果电池天天“爆汗”,谁受得了?平时没事做也记得看看保护板,别让它变成摆设。电池冷却也要留心,莫被车座包得严严实实,连个散热口都不透气,夏天摆在太阳底下,分分钟变蒸锅。

数据能说明问题,但还得看场景。大城市通勤,每天来回跑不到一小时,电池升温区区几度,顶多暖手,真要“给力”升到三四十度,还得非洲大太阳下再开一小时。就算这组实验用了不算新的电池,从头到尾也没冒过烟。好多电池爆炸事件,其实都是充电异常、长时间高温、质量不过关凑出来的锅。平正常规跑一趟,结果实打实,电池只是温柔地捂了下手。

话又说回头,锂电池这东西虽然不至于一天到晚搞爆炸,但也不能完全无视风险。习惯好、控制器靠谱、质量过关,这些都是硬杠子。你信不信,最容易出事的反倒是那些改装、乱插乱接的电车。专业工程师都说,电池加保护板算是最低限度安全措施;没装的,碰上电流冲击,电池里的损耗指数型增长,电芯温度一体化升温,再倒霉点直接搞出热失控。说白了还是那话,别以为电动车平时没变化,就啥事没有。

再放长远一点,电池用久了真会“变味”。十个月还马马虎虎,时间一长,阻抗肯定慢慢往上飙。这时发热也会跟着加剧。想图省心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定期换新电池,或者至少每年检测下容量和电阻,跟洗空调一样,该查就查,该换就换。一堆老电池还不如整一个新组,跑得轻松也低风险。

有人可能还觉得这温度变化没啥意义,但别忘了这几度升温在冬天、夏天、不同地区都各有玄学。南方潮湿,电池外壳散热好点;北方一遇低温,反倒充放电效率变成老牛拉车,要是再加个夏天暴晒,电池温度起飞也不是编的。像这次实验一样,等下次高温天再测,说不定数据还能多跑十度。

一圈聊下来,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电动车电池到底能不能放心用,有没有什么不小心就成新闻的隐患?短跑几十分钟,现实证明只是温吞水一碗。真要天天担心,倒不如平时多点注意。电池定期检查,控制器别超载,车体通风好点——这些基本常识比什么都靠谱。

说到底,电池温度升高这事本身并不诡异,也不危险,关键看你怎么用。网上那些离谱传说,看着吓人,其实多是夸大。你要真遇到电池发热离谱的情况,十之八九是场景特殊、质量堪忧、或者用法错误。

这么聊下来,你是不是也对电动车锂电池的真实表现有了点底气?如果你有自己独到的测试经历,或者曾经遇到过有意思的电池小插曲,也可以说出来聊聊,毕竟是大家一起用车,总得互通点经验才靠谱。你怎么看?电池发热到底该不该担心?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