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钟之差,十万维修费自己扛?买车险这个细节千万要盯紧
浙江台州的马先生最近遇到一件糟心事——刚买的二手车上路不到一小时,就追尾了一辆玛莎拉蒂,维修费高达10万元。更让他憋屈的是,明明买了保险,却因生效时间差了7分钟,保险公司直接拒赔。
事情发生在8月4日。马先生花11.5万元在台州领纵领克中心买了一辆二手领克03,当天下午办完过户手续后,他特意向销售确认了保险是否“立即生效”,得到肯定答复后支付了3995元保费。保单在18点16分生成,可谁也没想到,18点53分事故发生时,保险的生效时间竟是19点整。这7分钟的时间差,让马先生陷入两难。
被撞的玛莎拉蒂维修费近6万元,自己的车也要修4万多。面对巨额账单,马先生急了:“销售明明说了保险立刻生效!”但4S店回应称,二手车交易中保险由客户自行确认条款,交强险已覆盖上路资格。保险公司则承认,确实没明确提醒生效时间有延迟,“我们也有责任,但合同写得很清楚”。
这事儿看似是个时间差巧合,实则暴露了买车险的常见坑点。很多人以为“付钱即生效”,但现实中,不少商业险存在延迟生效条款,尤其是电子保单普及后,系统处理、人工审核都可能造成时间差。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会默认设置半小时到数小时的“缓冲期”,但消费者往往忽略保单上的小字。
马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去年江苏一名车主提车当天撞上护栏,因保险生效时间未到自掏腰包5万元;更早前,广州一司机在保单生成后的“空窗期”出事故,法院最终判决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法律界人士指出,若销售存在误导性承诺,消费者可主张赔偿,但关键得拿出证据。
眼下,保险公司表示愿意“协商解决”,但马先生仍需承担大部分损失。这件事给所有车主提了个醒:买保险时别光听口头承诺,务必核对保单生效时间,哪怕只差一分钟,也可能差出真金白银。
车在路上跑,险在纸上飘,签字前多瞄两眼总没错。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