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

你永远不知道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有多少种算法。

2023年12月懂车帝冬测数据显示,41款热门车型零下20℃平均续航达成率仅48.5%,某售价28万的纯电SUV实测续航仅有标称值的37%。

一位哈尔滨车主在短视频里吐槽:“厂家说能跑500公里,实际开暖风上高速,250公里就喊救援,这车买回来就是个电动爹。”

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有驾

凌晨两点,京哈高速双城服务区,张先生的新能源车电量耗尽趴窝。

车载屏幕显示室外温度-25℃,他裹着羽绒服在充电桩前跺脚:“宣传时说30分钟充到80%,现在充了50分钟才到60%,后面还有六辆车在排队。”

车企实验室公布的CLTC续航数据,正在成为冬季车主的“破防开关”。

某新势力车型标称续航705公里,在2023年12月汽车之家的极寒测试中仅跑出318公里,达成率45.1%。

测试工程师发现,该车空调制热半小时就耗掉8%电量,相当于每供暖1小时减少25公里续航。

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有驾

充电桩的冬季表现同样堪忧。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东北地区直流快充桩平均充电效率下降42%,吉林某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在-30℃环境下,充电耗时比常温时增加1.8倍。

华为工程师在漠河实测发现,普通风冷充电桩在极寒天气会出现电流不稳现象,120kW标称功率的桩实际输出仅有65kW。

车企宣传的“超低温电池技术”正在遭遇现实检验。

特斯拉Model Y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续航达成率61.3%,比行业均值高出13个百分点。

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有驾

拆解显示其电池包配备8通阀全热管理系统,能在-30℃主动加热电解液;而某国产车型仍在使用成本更低的风冷系统,低温时电池活性直接下降55%。

消费者维权记录暴露行业潜规则。

2023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同比增长53%,续航虚标相关投诉占比41%。

河北车主李女士的购车合同显示,其车辆标注的CLTC续航560公里,但说明书小字注明“该数据在25℃匀速测试获得”。

她在-15℃环境实际续航仅有289公里,4S店却以“用户未开启节能模式”为由拒绝退换。

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有驾

充电焦虑催生新的产业链。淘宝数据显示,2023年12月车载柴油暖风机销量暴涨320%,黑龙江车主王先生加装了一套副油箱供电的供暖系统:“虽然违反新能源车保修条款,但总比冻死在车里强。”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停车场,穿着军大衣的车主们交流省电技巧:关闭座椅加热能省5%电、胎压升高0.2Bar可减少滚阻......

车企的技术路线分歧愈发明显。

比亚迪在2023年11月推出“全场景智能温控”系统,通过44个温度传感器实时调节电池状态,但其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售价普遍高出2-3万元;五菱宏光MINI EV则选择“物理防御”,给电池包穿上三层保温材料,实测-20℃续航达成率提升至58.7%。

1000km续航,实测500km?车主被困高速,官方:里程算法没问题-有驾

充电基础设施的短板正在放大焦虑。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已达95%,但液冷超充桩占比不足10%。

在京哈高速陶赖昭服务区,8个充电车位中有6个是2019年建设的60kW老款充电桩,冬季充电功率被限制在40kW以下。

监管层面开始采取行动。2023年12月21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行业数据合规指引》,明确要求车企公布CLTC、WLTC双工况续航数据。

但走访4S店发现,仍有销售人员用CLTC数据作主要卖点,WLTC数据需要消费者主动索才会提供。

二手车市场的新能源车残值率折射出信任危机。瓜子二手车报告显示,2023年12月三年车龄新能源车平均残值率仅为42.5%,比燃油车低18个百分点。

一辆2021年购买的标称续航600公里车型,当前市场估价不到原价三分之一,车商直言:“买家现在都要看冬季实测续航视频才敢出价。”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