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两天刷屏的哈弗大狗PLUS预售消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挺好奇:现在这个市场,为什么还有车企像哈弗这样搞出个“PLUS版”,还高调在成都车展亮相?之前“大狗”都出来好几年了,怎么还有必要鼓捣新名字和新定位?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值得琢磨琢磨。
先想一想,13.58万的预售价,限时换新能到11.28万。这价格你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算不上便宜到让人心动,一看还都是“预售”,不是定价,大概率就是为了做个噱头,吊大家的胃口。有人说现在汽车都做得像卖手机似的,各种“PLUS”,各种青春版和巅峰版,到底区别啥?
我们不妨顺着这个设问追下去:现在买车最看重啥?外观、动力、配置还是价格?老百姓都知道,13万买车,在市场里选项太多了,你要么实用,要么看着顺眼,要么能装,要么能玩儿,谁不希望花最少的钱买最“有面儿”的车呢?哈弗这次推大狗PLUS,从产品线到功能配置,明显是奔着这么些需求去的。
大多数人买SUV,心里都有点小盘算:希望车既大气又不“油腻”,最好还带点“科技范儿”、带点“新鲜玩法”。45岁的中年人和25岁的小伙子,开同一辆车都不能太掉价。哈弗大狗PLUS这次换脸,外形比上一代更“刚”,什么“铠甲力量美学”,两边镀铬,封闭式前脸——说白了就是想让你看着“敦厚又带点野性”,让你觉得这车能带你去野外,有点“去远方的自由”。
很多人买车,其实是买个情怀——买个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想象。也正因如此,车企玩命堆配置:瞧瞧哈弗大狗PLUS,咖啡OS3车机系统、14.6英寸悬浮屏、全液晶仪表、9英寸HUD,到底是买SUV,还是买个能上下班、能看片儿、能连手机的“流动客厅”?能看出来,现在汽车都在往“智能终端”靠。谁家没有个智能大屏、谁家不对接华为HiCar、ICCOA Link,好像没这些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可是这样砸配置,真能让人下单吗?这问题得分两面看。大部分用户其实对动力参数一知半解,什么1.5T、2.0T、哪款百公里多少秒,听着挺唬人,但最终买单的,还是是否“够用”。哈弗这次主推三套动力:1.5T燃油、2.0T燃油、1.5T Hi4混动。你要是家用通勤,城市里开开,1.5T绰绰有余;爱玩、爱自驾,2.0T带四驱,感觉能上山下河;心疼油钱、支持新能源,混动Hi4给你“三重选择”,还搞出了各种纯电续航版本。这种做法,就像国产手机往往让你从标准、Pro到Ultra,钱花多少,面子就给多少。
当然,这套设问还有延伸:哈弗大狗PLUS到底为谁打造?
你如果是追求性价比的普通人,11.2万的限时价是不是很吸引?可对比奇瑞瑞虎8、星途凌云、领克08等竞品,哈弗大狗PLUS外观、动力、智能配置,能不能赢?实际上,这些车本质区别也不大,价格都在13万上下,可销量就见分晓。今年7月,哈弗大狗PLUS的插混版才卖了63台。这销量其实很扎心——说明这车没真正打动大多数用户,你说是车太小众,还是价格太鸡肋?
进一步思考:现在中国SUV市场,是不是有点“消费疲软”了?大家都习惯用脚投票,不光是新车能不能吸引人,更多是你到底能不能“提供独特价值”。说实话,哈弗大狗PLUS这种“带点情怀”的定位,放在越野圈不够硬,在家用圈不够精致,智能化也不是首创新鲜,导致很多人都是看看热闹,真正愿意掏钱的不多。
这时又值得设问一句:是不是大众对于国产SUV的新鲜感正在减退?不论配置怎么堆,买车归根结底要的是“可靠、省心、省钱”,智能化、科技化只是加分项,不是绝对刚需。哈弗大狗PLUS这次动力做了升级,电动尾门、迷你冷暖箱、全景天窗、后排遮阳帘……这些细节都很贴心。但大众买车还是要问“油耗高不高,售后给不给力,开三五年会不会掉价太狠”。这些东西是硬指标,是许多高大上的宣传永远绕不开的现实。
有人说,哈弗之所以敢定高价,不仅是觉得自己品牌力可以自信一点,主要是中国市场的SUV品类竞争已经进入了“细分博弈阶段”。什么意思?就是每家都往沙里淘金,怕大浪淘沙里自己被拍死,干脆拼设计、拼配置、拼氛围。车企们都知道,真正的大爆款越来越难做,能让一小撮人喜欢,能把自己小圈子做活,也就能活得不错。
但有个问题值得警惕:把产品做得太复杂,最后会不会把用户吓跑?现在买辆主流家庭SUV,光选动力就能让人头疼——油车、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参数一堆,选来选去怕买错,怕掉价贬值,怕新技术还不稳定。反观十年前,车就那么几款,参数简单明了。一流的市场其实就是“简单直接”。太多选择,其实是种“负担”。
另一面,这种PLUS玩法,哈弗也是学的手机厂商的路子。新瓶装旧酒,产品矩阵一长,不同配置标价一拉,你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价位。但坏消息是,这两年大家对“新名字”已经美感疲劳了,大狗都出二代、三代,结果到底变了啥?外观、配置、动力微微调,性价比没提升多少,消费者反而更谨慎了。
回头再看整体风向,现在中国车市正经历一轮“结构性转型”。新能源越做越便宜,智能网联越做越花哨,可油车自有一批拥趸,混动又介于两者之间,像哈弗这种“油电全覆盖”的打法,其实是逼不得已的妥协。你说是创新吗?其实更像是“全押注”,但用户更挑剔,谁便宜性价比高谁赢,谁靠谱服务好谁牛。
所以说,哈弗大狗PLUS预售背后的真问题并不是“配置够不够新、动力强不强”,而是整个市场在变,大家的消费观在变。配置再多,没有一个让你心动的亮点,该销量低还是销量低。“车展造势”可以带来一波热度,但谁也不能保证,上市后不会被别的品牌用更低价格、更高性价比的车型一把“截胡”。
咱们说到底,现在中国人买车,最实际还是三件事:价格能不能再低点、售后靠不靠谱、用起来烦不烦心。产品经理们天天琢磨怎么把车做得更酷,消费者其实只想省心。这之间的“鸿沟”没那么容易消除。哈弗大狗PLUS面对很多竞品,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的真实体验、口碑反馈、售后保障来打动用户。忽悠永远只是营销的一部分,可靠还是王道。
翻回头说,这车对年轻人有吸引力吗?确实外观够硬派,配置也跟得上潮流。但要真让年轻人自掏腰包,现在的首选早变成了新能源车,或者合资车的入门SUV。-大家要“人生第一辆车”,不是买个功能堆砌的“大玩具”,而是买个家庭可靠的“伙伴”。
再想想,如果今年哈弗大狗PLUS能杀出几万台的销量,那就证明哈弗的产品逻辑成立;如果销量持续低迷,那说到底就是“用户不认可”,说明还得下沉思考,别光搞花活,得拿出点真东西。
咱们消费者其实很简单,买车是个大事,不光要面子,更得里子。车企可以高喊智能,喊配置,但千万别忘了——大众最在意的,始终是那点家用实用和长期保值。配置天花板再高,动力参数再猛,不如一份可靠的售后和安安心心的用车体验。
所以最后提醒大家,哈弗大狗PLUS这个热闹,热闹归热闹,买车归买车。喜欢可以多看看,真要下了单,也记得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买”,到底是在为自己的实际需求买单,还是在为别人的宣传买单。市场在变,人心也在变,大家买车的时候,不妨多琢磨琢磨真实需求,而不是被各种“新瓶新名词”给带跑偏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