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

你有没有坐过那种让你心惊肉跳的车?方向盘被攥得死紧,刹车踩得猛,转弯像过山车,坐一次下来手心全是汗,胃里翻江倒海。我表弟去年刚拿驾照那会儿,非要开车带我们全家去郊游。结果一路上他过减速带不减速,变道不看后视镜,遇到对向来辆电动车,方向盘一甩差点把后座的我妈甩出车外。到家后全家达成共识:以后他开车,咱们集体打车!

其实开车水平高低真不是看驾龄长短。我认识个开了二十年出租车的大叔,到现在变道还跟螃蟹似的横着走。反倒是单位新来的95后小伙子,坐他车就像坐在自家沙发上,红绿灯起步不闯不抢,雨天刹车不带打滑。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老司机们心照不宣的评判标准,保准你下次坐别人车时,三分钟就能看出对方是不是隐藏的高手。

第一招:看刹车踩得有没有"人味儿"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上个月坐同事老王的车去团建,路上遇到个奇葩场面:前车突然急刹,老王一脚下去,全车人身子刚往前倾,就感觉刹车力道突然松了松,最后稳稳停住时,连矿泉水瓶里的水面都没晃出波纹。后来才知道这叫"刹车点头控制",老司机在刹停瞬间会松点劲儿,就像用筷子夹豆腐,既不断又不碎。

反观新手刹车,那叫一个实诚。我表弟那次急刹,后排没系安全带的小侄子直接滚到座椅底下。真正的高手刹车时,乘客甚至察觉不到具体什么时候停下的。有次坐驾校教练的车,等红灯时我低头刷手机,抬头才发现车早停了——人家压根没让乘客感受到刹车过程。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第二招:变道比谈恋爱还讲究仪式感

我闺蜜最近吐槽她相亲对象:"开车变道跟做贼似的,不打灯还猛拐!"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上周亲眼见识过高手的变道操作:打灯三秒后,后视镜里后车没加速,方向盘轻轻一带,车身丝滑切入新车道,整个过程比德芙巧克力广告还顺滑。最绝的是,变完道转向灯自己"哒"的一声复位,跟交响乐团指挥收棒似的精准。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有个开物流公司的老板跟我说,他们招司机必考项目就是"盲变道"。不是真闭着眼变道,而是要求司机仅凭后视镜判断,变道时车身不能有任何晃动。能做到这点的,月薪直接加两千。现在知道为啥老司机变道时,你杯里的奶茶从不洒了吧?

第三招:预判能力堪比算命先生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去年冬天大雪,我跟领导去邻市出差。高速上突然飘起鹅毛雪,前车尾灯都看不清了。领导突然说了句:"准备好,前面两公里有事故。"我正纳闷呢,果然开出去就看到三车追尾。后来问他咋知道的,他说:"刚才有辆SUV突然减速,后面两辆车刹车灯亮得不对劲,八成是要出事。"

这种预判能力真不是玄学。我家楼下修车铺的刘师傅更神,有次我开车经过,他正在给人补胎,抬头看了眼我车就说:"右前轮该换了,胎纹深度不够,雨天容易打滑。"后来去4S店一测,果然右前轮比别的轮胎磨损多0.5毫米。现在明白为啥老司机开车很少急刹了吧?人家早就把路上的坑坑洼洼、行人动向、甚至红绿灯周期都算得明明白白。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第四招:开车姿势暴露真实水平

有回坐顺风车,司机是个穿花衬衫的大哥,座椅调得跟躺椅似的,右手搭着窗沿,左手三根手指捏着方向盘下沿。我当时心里直打鼓,这怕不是来演港片飙车戏的?结果人家开得那叫一个稳,过弯时方向盘在他手里转得跟转经筒似的轻巧。后来聊天才知道,人家是给剧组当特技车手的,那些看似随意的姿势,其实是多年练出来的省力绝活。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反观新手,恨不得把脸贴在挡风玻璃上。我表弟刚开车那会儿,座椅调得笔直,双手紧抓方向盘像握着救命稻草,太阳穴青筋都暴起来了。后来他师傅教他:"把座椅调到能看清三个后视镜,手腕搭在方向盘顶端刚好能伸直,这才是开车该有的松弛感。"

第五招:路怒症患者自动降级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真正的高手开车,心态稳得跟入定老僧似的。有次打滴滴遇到个师傅,前面有车实线变道加塞,人家不气不恼,慢悠悠说了句:"急着去投胎的咱不拦着。"顺手点开手机录音功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人家跑滴滴五年零违章,秘诀就是"让速不让道,生气不较真"。

反观某些路怒族,别人超个车能追出去三条街。我们小区有个开宝马的大哥,有次因为外卖小哥逆行,直接下车跟人理论,结果自己车没拉手刹溜坡撞了树。现在全小区都知道,看见那棵歪脖子树就等于到了他家楼下。

如何看出一个人开车技术高低?老司机:这几条太准了!-有驾

说到底,开车技术好的最高境界,是让坐车的人忘了自己在坐车。上周带孩子去医院,叫了辆专车。司机师傅等我们系好安全带才起步,遇到学校区域自动减速,变道提前十秒打灯,刹车永远比我的身体反应早半拍。最神奇的是,孩子原本晕车的,那次居然在车上睡着了。下车时师傅说了句:"小孩睡着的车,才是真正的好车。"这话我品了三天——可不就是么?能把机械操作练成本能反应,让乘客安心到忘记紧张,这才是真正的驾驶艺术。

下次再有人跟你吹嘘自己车技好,别听他讲什么百公里加速、漂移过弯。就请他载你过个菜市场,要是能一边跟摊主砍价一边避开突然窜出的电动车,还能让后座的老太太端着豆腐不洒汤,那才是真本事。毕竟江湖传言:开车十年练技术,再开十年练脾气,最后十年练的是让人如沐春风的坐车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