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内连续两起自燃事故,让阿维塔这个号称“华为、长安、宁德时代三大巨头背书”的车企陷入安全信任危机。 国庆期间,一辆刚开1000多公里的阿维塔06在停车场突然起火,火势蔓延导致周边7辆车烧毁;另一辆阿维塔12在智能驾驶中未能识别路中小狗,车主接管时系统卡顿后起火。 几乎同时,小米SU7因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救援者眼睁睁看着车辆焚毁。 网友评论区炸锅:“新能源车花样多,安全底线在哪? ”“还是油车省心! ”
阿维塔06起火事件中,车主提供的手机App截图显示,车辆起火前车内温度已飙升至76.4℃。 这辆新车仅行驶1000余公里,起火点位于副驾驶座椅下方。 官方事后声明称“副驾放置了易燃物”,未解释为何静止状态下车内温度异常升高。 10月1日阿维塔12的事故更暴露智驾系统缺陷:车辆在高速状态下未能识别突然窜出的小狗,车主紧急接管时方向盘卡顿,随后底盘传来异响并冒烟起火。 两起��故车主均透露,厂商已联系他们“协商处理”,相关视频和帖子被迅速删除。
阿维塔背后站着华为、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号称“顶配阵容”。 2022年品牌成立时,宣称要打造“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车内配置零重力座椅、英国之宝音响等豪华装备。 豪门光环没能换来销量,2023年阿维塔只卖出2.7万辆,三年累计亏损97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5万元。 为求生路,阿维塔不得不降价求量,阿维塔06增程版价格已跌破20万,品牌定位从此模糊。 今年前9个月销量9.07万辆,距离22万辆年度目标相差甚远。
智能驾驶系统的夸大宣传成为安全隐患。 阿维塔车主反馈,高速使用智驾时系统突然退出,险些撞上货车。 小米SU7此前因智驾问题召回11.7万辆车辆,10月事故中,车辆碰撞后隐藏式门把手未能自动弹出,延误救援。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智驾技术对突发障碍物识别能力有限,部分车企为降低成本,在低配车型缩减传感器配置,却未明确告知用户功能边界。 例如问界M7事故车型为入门版,AEB工作范围仅限4-85km/h,远低于事故时速。
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蔓延至电池和设计细节。 工信部数据显示,80%的自燃事故发生在充电中或满电后1小时内,电池受挤压、过充易引发热失控。 2025年新规要求电池热失控时不得起火爆炸,现实案例中电池防护仍显薄弱。 隐藏式门把手屡遭吐槽,新规明确要求手部操作空间不小于60mm×20mm×25mm,变相禁止全隐藏设计。 特斯拉、问界等车企已改用半隐藏式门把手,事故中车门解锁可靠性仍存疑。
消费者安全焦虑持续发酵。 社交媒体上,阿维塔车主抱怨雨刮异响、充电口积灰等小毛病不断;小米SU7事故视频下,网友质问“为什么总打不开门”。 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为0.009%,虽低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电池密集,火势蔓延快,逃生时间短。 车企强调“碰撞自动解锁”,多起事故证明应急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行业卷智驾、卷配置,却难掩安全基础缺失的困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