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带头割肉,硬扛60天账期承诺,让供应商活下去

广州的初夏闷得人透不过气,何小鹏的办公室里,空调开到最低档,却压不住他额头的汗珠。桌上摊开的财报数据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神经——上游供应商的催款函堆了半尺高,电池厂老板凌晨三点发来的语音里带着哭腔:“再拖下去,车间真要停工了。”

何小鹏带头割肉,硬扛60天账期承诺,让供应商活下去-有驾

这不是小鹏汽车一家的困境。2024年开年,新能源车市价格战打到刺刀见红,特斯拉Model Y降价5万的消息像颗炸弹,炸得二线品牌利润表一片狼藉。行业里悄悄流传着某新势力车企用“180天账期”拖垮三家模具厂的八卦,供应商们见面打招呼都成了:“今天你家‘白衣骑士’来救场了吗?”

第一幕:刀尖上的承诺 5月18日深夜,小鹏汽车官方账号突然甩出一封《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短短三百字炸翻朋友圈。核心就一句:即日起,小鹏全系供应商账期压缩至60天,何小鹏个人签担保协议。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有人刷“作秀”,更多人在算账:按小鹏去年478亿采购额算,提前120天付款等于白扔十几个亿现金流。

但懂行的老炮儿看出了门道。宁德时代供应商王工在知乎匿名爆料:“60天是行业生死线,电池原材料现款现货,拖到90天以上?等着产线变废铁吧!”这招看似割肉,实则是给供应链上呼吸机。隔壁理想汽车的采购总监私下嘀咕:“老何这手比李想狠,我们内部测算过,跟进的现金流压力能压断三家腰。”

第二幕:供应链的蝴蝶效应 东莞的注塑厂老板老陈是第一批吃到甜头的人。收到提前到账的货款当天,他连夜给工人补发了拖欠的绩效奖金。“小鹏的单子只占我三成产能,但敢拍胸脯说60天结账的,他是头一个。”更戏剧性的是,两周后老陈把多出来的现金流转手塞给了自己的二级供应商——那些苦哈哈的模具小作坊。

何小鹏带头割肉,硬扛60天账期承诺,让供应商活下去-有驾

这种链式反应正在珠三角蔓延。广汽研究院的行业报告显示,新能源车供应链账期每缩短30天,中小供应商破产率能降23%。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残酷的财务压力:小鹏Q1财报里“经营活动现金流”项直接红了8.9亿,财务总监在电话会上被追问时,苦笑着用了“战略性失血”这个词。

第三幕:生死60天的底牌 何小鹏的豪赌藏着张暗牌。知情人透露,5月初他就拉着中行、建行开了闭门会,用个人股权质押换来80亿授信额度。这操作堪比高空走钢丝——赌的是下半年G6改款销量翻盘,更赌供应商拿到钱后能爆出比比亚迪更狠的降价空间。

深圳的供应链金融专家算了笔账:如果小鹏能靠这波口碑绑定核心供应商,单车成本至少再砍5000元。但风险也赤裸裸地摆着:隔壁威马当年也是这么玩的,现在坟头草都两米高了。

(尾声) 当行业里都在讨论“何小鹏是不是疯了”时,东莞一家钣金件厂的车间里,90后厂长把公开信贴在了打卡机上。红色水笔在“活下去”三个字上画了个圈,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小字:“妈的,跟了!”

这场60天的死亡竞速里,没人敢说谁是赢家。但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上周的内部讲话里,突然多了句“重新评估供应商账期政策”——看,鲨鱼闻见血味了。

何小鹏带头割肉,硬扛60天账期承诺,让供应商活下去-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当行业老大开始抄作业,这场“割肉求生”的游戏,到底是谁在给谁递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