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吧,说起来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想啊,顶着“华为智驾”的光环,号称3.3秒就能破百,续航最长能跑855km,听着是不是挺牛?而且定位还是个豪华C级车,起步价才22.98万(虽然现在2024款起步24.98万,但好歹也降了2万),这性价比,怎么看都觉得香,对不对?
可现实呢?残酷得很。看看它同门的智界R7,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月销轻松破万,赚足了眼球。再瞧瞧这智界S7,近一年总共才卖了31451辆。你说气人不气人?去年有过一个月卖了7397辆的高光时刻,结果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嗖”地一下就掉下来了。
最近这几个月的数据,更是让人心疼:315辆、1833辆、1088辆……这哪是一个带着“华为光环”的豪华C级车该有的表现?明明手里握着一把好牌,怎么就打成了这样?这背后的原因,真是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是不是“脸”的问题?咱们实话实说,这智界S7的外观,你说它丑吧,也不至于,家族化设计,挺简洁的。大灯组有点意思,侧面溜背造型配上导流风刀,确实有那么点轿跑的味道。车头车尾都压得挺低,看着也算协调。
可问题就在于,它就是没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这个颜值当道的时代,特别是中大型车市场,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会玩设计,小米SU7什么的,那真是赚足了回头率。智界S7呢?太“乖”了,乖到容易被忽略。
再说说这内饰。多数新能源车都差不多,大屏幕加简洁布局。方向盘嘛,那个椭圆形的,有些人觉得挺别致,有些人就觉得别扭。这都勉强能接受。但那个悬浮式的全液晶仪表,真像后加装上去的,看着确实有点突兀,不够融合,影响了整体的高级感。
空间方面,中大型车本来就不是纯粹为了拉货载人,大家更看重舒适性。智界S7车长4971mm,轴距2950mm,跟小米SU7比起来,尺寸差异不大,小米稍长一些。但溜背造型对后排头部空间的影响,确实是硬伤。
特别是对于个头高一点的朋友,比如一米八左右的,坐进去头部空间基本上就没有余量了。这可能也是为了颜值做的妥协,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这一点可能会劝退一部分追求后排舒适度的消费者。后备箱倒是还行,常规420L,放倒后能到1450L。
技术底子方面,华为的招牌确实响亮。800V平台,快充15分钟能从30%充到80%,效率杠杠的。动力参数也拿得出手,单电机292匹,破百5.4秒;双电机顶配更是猛,496匹,3.3秒破百,这性能,绝对是第一梯队。
续航选择也多,705km、855km、785km,满足不同需求,数据上看没毛病。底盘也是华为的图灵底盘,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硬件规格挺高。这些都是它的加分项,按理说应该能吸引不少人。
可为什么销量就是上不去呢?华为智驾是亮点,但入门版没有激光雷达,意味着享受完整的高阶智驾需要买更高配置。这让一些预算有限但冲着智驾去的消费者犯嘀咕。毕竟,谁不想花最少的钱体验最好的技术?
还有一个配置问题,图灵底盘虽然好,但单腔空气悬挂这提升舒适性的关键配置,只给了31.98万的顶配车型。如果能在20多万的中配车型上看到空气悬挂,那竞争力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现在这样,总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
价格虽然有所调整,从24.98万降到22.98万起,但似乎也没能扭转乾坤。是不是最初的定价让消费者觉得不够惊喜?或者市场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不错,但没那么非买不可”的阶段?
可能是品牌成立时间短,渠道铺设和宣传力度还不够?也可能是市场竞争太激烈,同价位或者稍微高一点点,有太多耀眼的明星车型把光芒都吸走了?智界S7就像个默默努力的优等生,成绩不错,但总是缺了点人气和话题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