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工程一开始,得先修路,这是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要知道,工程再大,没有通畅的道路,运输设备和材料怎么送到工地?公路和铁路算是运输的主干路,我国已经批准了总投资4000亿,项目也开工了,像新藏铁路这样的项目也在推进中。在基建布局上,这可是个关键的一步棋。至于莫迪几十年的规划,可能会碰壁,公路布局也遇到了一些挫折。
我国计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这个重要的水利工程由国铁集团全资控股,同时,新藏铁路的组建也正式成立了。那新藏铁路和这个大型水电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两个超级工程都位于我国西部的重要基础建设节点,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起到关键作用,也是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重大项目。
新藏铁路被说成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原因就在于它所经过的路段,简直是极限考验。这个铁路算得上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工程,全线铺设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地方,那可想而知,施工条件得多苛刻。工人在那种环境下干活,真是苦不堪言,空气中氧气只有平原的44%左右,稀薄得令人难受,很容易出现高反反应。这些条件,哪哪都难倒人,堪称世界级的挑战。
施工时运送机械设备和建材,比起平原地区难度可想而知,遇到最低气温能到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常年覆盖厚厚的积雪,永久冻土层的影响,以及跨越几十条冰河、穿越几千公里荒漠的复杂路况,这些极端地质环境,无一不是极难应对的挑战。只要经过这些地方,全部都不容易,更别说在不同的地质特点和复杂多变的地段,用钢轨把一段段线路连起来,确实不是轻松事。为了这个工程,国家投入每公里2亿,整个项目的预算高达4000亿人民币,让很多人都觉得震惊,觉得中国是在明知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完成,真是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其实,中国的基础建设底气,来源于强大的技术支持,严密的设计和论证,高品质的施工工艺和认真的责任心,再加上工人们日以继夜的拼搏精神,这些都让中国基础设施在面对看似难以完成的工程时,屡次攻坚成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让人们把“中国基建”的名号推到了全球之巅。
今年,新疆-西藏铁路准备开工啦,从新疆和田开始一路向南,穿越西藏的多个地区,最后抵达日喀则,全长差不多2000公里,线路设计支持时速120公里,最高还能达到160公里。
要是用航拍或者地图仔细研究一下这条铁路经过的地方,真的是忍不住惊叹一番。它穿越了好几座高原山脉,也横跨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和沙漠,还要经过一些山体隧道,蜿蜒盘旋在高海拔地区。新藏铁路真的是一项突破人类建设极限的杰作,用一股豪气迎难而上,展现了“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
一听说咱们新藏铁路要启动,莫迪那边的公路规划立马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甚至让他感觉挺难堪的。
一直以来,印度都在设法靠军事力量影响边境线,也在推动印缅泰三边公路的项目建设。这条公路全长1360公里,连接三国边境,从2002年开始就动工了。莫迪政府想加快建设进度,甚至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因为缅甸地区的不稳定情况一直影响着工程发展,导致工程停滞不前,无法完成。再加上印度内部面对的各种问题,官员贪腐导致资金链断裂,他们本打算和泰国分担各自的路段修建任务,结果一看,还是差了缅甸那30%的部分,最终无法竣工。
莫迪政府的布局可是挺巧妙的,谋划得很深远,不仅让这条公路连接起了印度、缅甸、泰国三国,还打算延伸到柬埔寨、老挝、越南这些国家。印度觉得自己手里拥有一条畅通无阻的国际大通道,甚至能借此在周边国家之间加强陆路联系,真是图谋挺大。
印度还在努力把边境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搞得交织成一个立体网,把藏南地区,拟设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计划修个全长1637公里的边境高速公路,把沿线的村庄、哨所都连起来。这路线紧挨着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也能看出印度的那点野心。
不过,一旦中国的新藏铁路一公布,印度那条主要靠边境公路布置的野心路线,可能就得打折扣了。要想借此实现战略布局的优势,恐怕也难如人意。
中国的新藏铁路在战略投送能力上显得更为高效,差距着实不小。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输的优势就更难展现出来,无论速度还是效率都远远不及铁路。一旦新藏铁路建成,边境部队的调动时间能由几周的绕路部署,直接压缩到两天、48小时内就能到达。反观印度在中印边境,试图搞的那两条车道板油马路,载重车辆都难以通过,冬季极端天气时,会雪封路几个月,和漂移在山脊上的高速铁路比起来,差距真不用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