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2分钟跑1000公里!我国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量产车真实数据曝光

充电12分钟,续航飙到1000公里这串数字不再是实验室PPT,而是2025年固态电池量产车的真实参数。 宁德时代、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的测试车已装上全固态电池,实测数据彻底刷新电动车体验上限。

宁德时代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较主流液态锂电池提升40%以上。 首批搭载该电池的极氪旗舰轿车完成路测,单次充电续航1200公里,零下30℃环境下续航衰减仅8%。 快充实测中,匹配800V高压平台和480kW超充桩,12分钟补能80%。

充电12分钟跑1000公里!我国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量产车真实数据曝光-有驾

比亚迪“星际”车型采用自研刀片固态电池,续航达1200公里。 其专利技术将固态电解质层厚度压缩至10微米,电芯能量密度达450Wh/kg,针刺测试零起火,热失控温度阈值提升至200℃。

蔚来ET9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实测续航1044公里。 该电池由卫蓝新能源供应,能量密度36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补充400公里续航。 不过电池成本近30万元,占整车售价40%。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贯通,设计产能0.2GWh,良品率90%。 样品电芯能量密度350Wh/kg,通过200℃热箱测试,循环寿命超1000次。 目前该电池已在奇瑞星纪元ET开启装车路测。

充电12分钟跑1000公里!我国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量产车真实数据曝光-有驾

半固态电池成为过渡期主力方案。 清陶能源联合上汽推出10万元级车型,搭载能量密度368Wh/kg的半固态电池,10分钟充电续航增加400公里。 赣锋锂电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耐高温性能提升至200℃。

成本仍是全固态电池最大瓶颈。 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成本高达300元/公斤,是液态电解质的5倍;全固态电芯综合成本超5元/Wh,而液态电池仅0.6元/Wh。 宁德时代通过干法电极工艺降本30%,目标2025年将成本压至1.2元/Wh。

材料与工艺难题亟待突破。 锂金属负极充放电时体积膨胀率高达400%,易导致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分离。 国轩高科采用纳米硅碳复合负极,将膨胀率控制在15%以内。 辉能科技第四代超流体化固体电解质将离子导率提升5-6倍,降低界面阻抗。

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核心,2025年完成材料性能与生产工艺标准制定。 国家设立200亿元专项研发基金,北京、上海等10城试点“超充+换电”固态电池基建网络。

车企绑定电池厂加速量产。 长安汽车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支持1500公里续航,计划2026年装车验证。 奔驰与Factorial Energy合作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装车,实测续航破1000公里。

充电12分钟跑1000公里!我国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量产车真实数据曝光-有驾

无人机与飞行器成新兴战场。 辽宁远信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1000MWh大容量固态电池产线,专供高端物流无人机。 欣旺达发布320Wh/kg航空固态电池,满足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1小时续航需求。

中国2024年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达日本3倍,小米公布“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专利,厦门钨业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实现百公斤级供货。 但日企仍掌控硫化物核心专利,丰田计划2027年量产500Wh/kg全固态电池。

回收技术尚未跟上量产步伐。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率不足30%,固态电池贵金属回收依赖格林美等企业开发新工艺,铂、钴回收率需从85%提升至95%以上。

产线设备迎来升级潮。 先导智能推出全球首台全固态电池干法电极设备,兼容现有产线改造,生产效率提升2倍。 德国Manz的固态电解质涂布机将生产良率从70%拉升至90%。

充电12分钟跑1000公里!我国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量产车真实数据曝光-有驾

2024年全球半固态电池出货量达10GWh,预计2025年突破15GWh。 孚能科技能量密度500Wh/kg的硫化物半固态电池计划年底小批量交付,主要面向高端电动车。 实测显示,12分钟快充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电池温度20-35℃、SOC(电量)处于10%-30%区间、480kW超充桩支持、电池健康度>95%。 日常使用中,因环境与设备限制,实际快充时间平均延长40%。

车企定价策略分化。 比亚迪依托自产优势,将刀片固态电池装车价压至20万元以下;蔚来半固态电池包仅租不售,月费1680元;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初期适配车型定价40万元以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