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未死新能源称霸尚早

4月国产SUV销量数据一出来,很多人就开始议论了。最炸裂的一个点,是国产新能源SUV在前十里占了七席,而燃油SUV只有三款。这数据乍一看,真的挺吓人。这是不是意味着燃油车的末日到了?新能源车企就此全面称霸?甚至有人开始说,传统车企恐怕真没几天好活了。冷静点,我说,这事还真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先把数据捋清楚。4月份,宋PLUS DM夺冠,销量轻松破万,理想L6接近1.5万,这俩新能源车的表现确实强;问界M9凭借第四周发力也杀回了前十。相比之下,燃油车就显得有点“惨”:吉利星越L丢掉冠军,好歹还在第二,但长安CS75 PLUS跌到第五,奇瑞瑞虎8也只是勉强排到第八。更关键的是,哈弗H6这个曾经的销冠,在新能源大军压境下只能排到第12位,销量刚过8千辆。要知道,这可是国产SUV的老牌王者,我们认知里的“神车”,现在却连前十都挤不进了。你说是不是有点离谱?

燃油车未死新能源称霸尚早-有驾

但别急着下结论。销量只是一个表面数字,背后的结构和逻辑才真正有意思。为什么新能源车占了大头?它们真的那么强吗?燃油车的下滑,是因为产品力问题,还是整个市场都在转型?我们还得一步步拆开来看。

燃油车未死新能源称霸尚早-有驾

先说新能源车的销量爆发。其实这并不完全是“消费者抛弃燃油车”的结果,更大的原因是政策在推。比如双积分政策,它逼着传统车企也得往新能源方向赶;再比如地方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这直接降低了新能源车的购买成本。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在的新能源SUV普遍主打“智能化”:大屏、多功能驾驶辅助、车机系统……这些东西,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尤其像理想L6这样的中高端新能源车,配置堆得满满的,价格还压得比较合理,销量自然不会差。

但你要说新能源车企就此稳了,传统车企翻不过身了,这话也未免太绝对。来看燃油车的数据,虽然他们在这次榜单上有点低调,但像吉利星越L、长安CS75 PLUS这些车,依然保持了不低的销量——8千辆其实说不上“惨”,放在整体车市里仍然是不错的表现。尤其哈弗H6,它虽然跌到了第12位,但同比和环比数据其实都在回升,说明消费者对传统燃油SUV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现在的市场更分化了,新能源抢了部分份额,但燃油车并没有完全退出舞台。

燃油车未死新能源称霸尚早-有驾

接着拆企业的账面数据。新能源车企这些年确实是“烧钱”烧得厉害,尤其是研发成本高,一辆车毛利低到惊人。而传统燃油车企虽然没那么激进,但它们也在加码新能源布局,比如吉利的银河系列、长安的深蓝品牌,都是准备长期站稳新能源市场的。换句话说,燃油车企也没闲着,它们在转型,只是这个过程有点慢,显得在新能源市场里暂时没那么强势。但你要说它们“亏得乱花钱”,也不一定。现在的账面亏损,很多时候是战略性的——为了抢下一块蛋糕,短期内投入大,营收不高,但长期看,这些布局是有章法的。

再拉同行对比。新势力车企里,像理想、小鹏、问界这些品牌,现在看似风光,实际上日子也不算好过。比如小鹏,虽然车卖得不差,但前期研发投入太猛,账面上长期亏损,这就是高研发导致的问题。而反观外资车企,比如大众、丰田的新能源进展,虽然新能源车也有,但整体节奏就没那么快,它们依然靠燃油车撑着销量。这说明什么?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大家都在经历一个“转型阵痛期”,新能源市场的爆发不是一天完成的,燃油车市场的萎缩也不是一天结束的。

燃油车未死新能源称霸尚早-有驾

最后回到眼前这些数据。国产新能源SUV占了前十里的大头,看起来很吓人,但其实是整个行业转型的一部分。燃油车的表现,虽然没以前那么耀眼,但也仍然有稳定的消费群体。企业面对的,不是简单的“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复杂的局面:新能源是趋势,但燃油车的需求依然存在,如何平衡这两者?如何在转型期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才是关键。

所以,别被表面数据吓到。销量、营收这些数字是动态的,现在看新能源强,但传统车企转型稍微跟上节奏,局面就可能完全变样。汽车市场本来就很卷,长期看,谁更懂得抓住节奏,谁才能笑到最后。燃油车不是“没活路了”,新能源车也没“全面称霸”,现在的市场更像是两种动力形式在博弈。至于结果,还是要看企业怎么走下一步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