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已进入 “百车争鸣” 的时代,从车型类别到价格梯度,再到丰富多样的配置,几乎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过,对于手握 10 万预算的用户来说,面对琳琅满目的选项,难免会陷入 “选择困难”。而即将登场的长安第四代 CS55 PLUS,恰好为 10 万级紧凑型 SUV 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 它带着全新设计语言、升级动力系统,以及更完善的座舱与安全配置而来。
如今新能源车势头正盛,辅助驾驶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但长安第四代 CS55 PLUS 没有盲目跟风追逐那些 “未来感” 噱头,而是把核心放回了驾驶本质:让每一次出发都更从容,每一段路程都更省心,每一刻乘坐都更舒适。
本文将从外观设计、空间布局、内饰质感、智能交互、安全防护和动力表现等多个维度,对长安第四代CS55 PLUS进行深度体验,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10万元级SUV市场中,谁更能满足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
长安第四代CS55 PLUS采用了名为“纵横万象”的设计理念。所谓“纵”,是力量与探索的象征;“横”,则代表开阔与平衡。这种哲学式的命名背后,是设计师从重庆城市景观中汲取的灵感——来福士的光影、解放碑的轮廓、千厮门大桥的灯带,都被巧妙地融入了整车造型之中。
前脸采用“江韵叠浪”无边界格栅,黑色、电镀与车身同色饰条交错排列,形成水波荡漾般的动态视觉效果。LED前大灯被称为“碑影锋芒”,24颗灯珠组成锐利的“盾形”轮廓,远光照射距离达150米,近光55米,在保证辨识度的同时兼顾夜间行车安全。尾部的“桥影光链”LED贯穿式尾灯由118颗灯珠构成,点亮后如江面倒影般流动,夜间辨识度极高。
车身提供五种金属漆色:萤石灰、月光白、星钻黑、炫影灰、原子灰。其中新增的“萤石灰”尤为特别,采用微米级金属粉末与云母珠光调配而成,在阳光下呈现出细腻的暖金光泽,既不张扬又富有质感。全车采用8层涂装工艺,清漆层厚度达到55-65微米,显著提升了漆面的耐候性与光泽保持能力。
车身尺寸方面,长安第四代CS55 PLUS长宽高分别为4550mm、1868mm、1675mm,轴距2656mm。相比锋兰达(长4460mm、宽1825mm、高1620mm,轴距2640mm),在长度、宽度、高度和轴距上均略有优势。虽然差距不大,但在实际乘坐体验中,这些细微的提升带来了更开阔的横向与垂直空间。
后排膝部空间达到80mm,配合平整的地台,乘客可轻松实现“跷二郎腿”的自由。后备箱容积为475L,比锋兰达多出37L,二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415L,且与后备箱地板齐平,装载大件物品更为便利。电动感应尾门支持高度调节,避免在低矮车库或门檐下开启时发生磕碰。
车内储物空间多达23处,涵盖前排杯架、门板储物格、中央扶手箱、手套箱等。值得一提的是,四门内门把手前端经过优化,可轻松放置iPhone 16 MAX等大尺寸手机;副驾侧设有隐藏式挂钩,可用于悬挂购物袋、口罩或雨伞;前排门板内还设计了雨伞收纳槽,细节考虑周到。锋兰达虽也具备基础储物功能,但并未配备副驾挂钩、门板手机位等人性化设计,中央扶手箱空间也相对紧凑。在家庭用户日常使用场景中,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往往决定了用车体验的舒适程度。
进入车内,长安第四代CS55 PLUS采用“环抱贯穿式”座舱设计,中控台向两侧延展,营造出包裹感与安定感。仪表台线条柔和,摒弃了过于锋利的折角,悬浮式双联屏(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屏)如同观景台般置于视野中央。中控屏采用INCELL一体贴合技术,5.5mm极窄边框带来更沉浸的视觉体验。表面覆盖防爆膜,抗眩光、耐刮擦,指纹也易于清理。UI界面经过重新设计,支持百变桌面与超级自定义功能,用户可自由调整卡片布局、DOCK栏样式与下拉菜单内容,操作逻辑更贴近智能手机习惯。
材质方面,内饰大面积使用亲肤软触饰板与波纹纹理工艺,触感细腻。座椅采用Nappa纹理皮质面料,主副驾坐垫与腿托使用高回弹泡沫体系,久坐不易塌陷。副驾座椅配备8点按摩功能,支持波浪、猫步、蛇形等多种模式与三档强度调节,配合电动腿托与记忆功能,堪称“女王座驾”。电子怀挡设计释放了中控区域空间,使中央扶手台更为简洁,便于放置随身物品。这一配置以往多见于豪华品牌车型,如今下放至10万元级SUV,提升了整体档次感。
长安第四代CS55 PLUS搭载“天枢智能座舱”,强调场景化与人性化交互。车机系统支持CarPlay、HiCar、Carlink、荣耀互联、小桐互联等多种手车互联方式,覆盖安卓与iOS用户,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导航方面,内置高德与百度双地图系统。高德支持弯道会车预警、无灯路口提醒;百度地图则具备车道级导航、红绿灯读秒、微信同步导航等功能,用户可根据偏好自由选择。蓝牙钥匙2.0支持无感解锁,即使手机无网络也能完成解闭锁操作。远程控制功能涵盖空调预启、车窗升降、车辆寻迹等,方便提前准备出行环境。语音交互系统接入AI大模型DeepSeek,支持自然语义理解,无需固定指令即可完成操作。例如说“屏幕太暗了调亮一点”,系统即可自动调节亮度。可控制语义超过1100项,涵盖导航、空调、音乐、车窗、天窗、座椅加热/通风等,真正实现“动口不动手”。“场景魔方”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通勤、休憩、亲子等出行场景,一键触发多项指令。例如设置“上班模式”,上车后自动开启空调、播放新闻、导航至公司、启动座椅加热,省去繁琐操作。“无麦K歌”功能支持网易云音乐平台,无需手持麦克风即可开唱,驻车或行车中均可使用,增添旅途乐趣。“情景盒子”通过手机APP推送胎压异常、电瓶状态、极端天气提醒,帮助用户提前掌握车辆状况,相当于一位贴心的出行管家。
安全方面,长安第四代CS55 PLUS配备18项主动预警与制动功能,涵盖AEB紧急制动、红灯提醒、起步提醒、超速预警、TSR交通标志识别、FCTA前方横向预警、RCTA倒车横向预警、DOW开门预警等。其中,前方横向紧急制动与倒车横向紧急制动功能可在潜在碰撞风险下自动介入,提升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全系标配540°高清全景影像系统,结合透明底盘功能,可实时查看车辆底部与四周环境,有效规避井盖、路肩等障碍物。坡道视野辅助功能在驶过陡坡时自动激活全景影像,弥补视觉盲区。全系还标配行车记录仪,前后左右四路摄像头同步录像,为事故责任判定提供依据。被动安全方面,采用“方舟笼”车身结构,关键部位使用强度达1500MPa的热成型钢,车身整体刚性更强。配备6个安全气囊,配合博世传感器,响应时间仅0.03秒。空载离地间隙188mm,满载167mm,高于锋兰达(空载161mm,满载130mm),在非铺装路面或城乡结合部行驶时通过性更好。
动力部分,长安第四代CS55 PLUS搭载蓝鲸NE 1.5T发动机,采用500Bar超高压直喷技术,峰值功率141kW,峰值扭矩310N·m,在1500rpm即可输出峰值扭矩,低速响应迅速。匹配蓝鲸新一代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性得到优化。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可根据驾驶工况智能调节动力输出,在拥堵、过弯、爬坡等场景下自动匹配最佳动力策略,提升驾驶平顺性。官方数据显示,综合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约5.22L,加注92号汽油,一箱油续航可达1000公里,日常使用经济性突出。该动力总成累计完成超300万公里道路耐久测试与200万次台架换挡验证,可靠性经过充分验证。2020年,蓝鲸NE发动机曾以连续运行259小时46分45秒的成绩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锋兰达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峰值功率126kW,峰值扭矩205N·m,匹配CVT变速箱。动力输出线性,但加速感较弱,尤其在高速超车或满载爬坡时略显吃力。油耗表现稳定,但无法实现“一箱油千公里”的长续航目标。
长安第四代CS55 PLUS官方指导价9.29万至10.99万元。相较之下,锋兰达指导价为12.58万元起,至高配接近17万元。在相近价位区间内,CS55 PLUS在动力、配置、智能化、空间等方面均展现出更强的综合竞争力。例如,长安第四代CS55 PLUS入门版即配备540°影像、500Bar高压直喷、电子怀挡、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双联屏、蓝牙钥匙等,而锋兰达同价位车型仍为机械挡把、小尺寸中控屏、无全景影像,配置差距明显。具体详情请咨询的当地经销商。
对于预算控制在 10 万元上下的家庭用户来说,长安第四代 CS55 PLUS 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它不仅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功能配置,还大幅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特别契合那些看重日常通勤舒适感、智能交互体验,以及长途出行安全性的消费者需求。
不同于市面上一些车型一味追求噱头十足的 “辅助驾驶” 功能,或是堆砌华而不实的 “高科技” 配置,长安第四代 CS55 PLUS 始终聚焦用户的真实用车痛点。无论是令人头疼的停车难题、堵车时的驾驶疲惫,还是居高不下的油耗、局促的车内空间,亦或是不够灵活的交互操作,这款车都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它搭载的 500Bar 高压直喷技术,能带来高效强劲的动力输出;iEM 系统则有效优化了驾驶过程中的平顺性,让每一次出行都更显从容。双联屏的设计搭配 AI 语音功能,大幅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捷度与智能化水平;540° 影像与多项主动安全配置,为每一次出行筑牢安全防线;而 23 处储物空间与舒适的女王座椅,更是将实用性与舒适性巧妙融合。
如果你正需要一款既能满足日常上下班通勤,又能承载家人出游需求,偶尔还能应对长途出行的实用车型,那么长安第四代 CS55 PLUS 绝对值得你走进 4S 店,亲身体验一番它的独特魅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