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回国找代工,四家一线车企抢单,这次真的要翻身?
一款被四家中国车企疯抢的“贴牌车”,竟成了贾跃亭最后的翻身筹码?
2025年7月18日,美国洛杉矶的聚光灯下,贾跃亭带着法拉第未来(FF)子品牌Faraday X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高调亮相。 这款号称“全球首款First Class EAI-MPV”的电动豪华MPV,起售价不超过8万美元,可选4/6/7座布局,瞄准家庭出行与商务接待的双重市场。 但更戏剧性的是后台故事:四家中国一线车企,吉利、江淮、长城、赛力斯,正争相抢夺它的代工订单,甚至引发江淮股价单日涨停。
代工抢单背后,是车企的“清醒算盘”
为什么车企甘愿押注贾跃亭这个“信用破产”的创始人? 答案赤裸而现实:闲置产能、技术验证、资本残值。
以江淮为例,它刚与蔚来结束代工合作,急需新订单填补生产线空缺。 而FF的纳斯达克上市身份和全球话题度,成为车企“蹭流量”的跳板。 更关键的是,FX Super One主攻的豪华MPV赛道已被验证:理想MEGA月销2000台、小鹏X9年销目标8万台,腾势D9和极氪009更锚定了40万-60万元的价格区间。 代工FF,等于用最低风险切入黄金市场。
贾跃亭的“神操作”:抄作业、换标签、轻资产魔术
这一次,贾跃亭罕见地放弃了天马行空。 FX Super One不再鼓吹“百公里加速2秒”或“神经网络AI”,转而强调航空座椅、车顶冰箱、舱内大屏等看得见的豪华配置。 但业内拆解发现:它的内核竟是长城魏牌高山MPV的“换壳版”。
通过3D建模比对,FX Super One与长城高山的车身结构、灯组、高顶造型相似度达97.4%,二排航空座椅和车载冰箱等配置完全一致。 FF宣称的“自研混增电驱系统”,实则基于长城Hi4-T架构二次开发,热效率数据(42%)与长城参数吻合。 这种“贴牌+软件适配”模式,让FF省下数十亿研发费,3个月就完成“本土化创新”。
订单杠杆游戏:B端狂欢与C端冷眼
贾跃亭的翻身希望,押在了一群特殊客户身上:租车公司、房产中介、商务车队。
2025年5月,美国租车公司JC Auto豪掷1000台订单,Sky Horse追加300台;洛杉矶NewPBB Auto锁定600台;房产商Pinnacle甚至推出“买房送FX”活动,再吞1000台。 这些B端订单均支付了“不可退定金”,为FF输血的同时刺激股价单周暴涨50%。
但普通消费者依然冷眼旁观。 社交媒体上,“FF91六年交付11台全召回”“贾跃亭欠债30亿美元”的旧账反复被扒。 一位网友犀利吐槽:“买他的车? 除非我想体验‘为信任窒息’”。
长城的豪赌:技术输出还是代工陷阱?
最微妙的角色是长城。 它为FF提供核心技术和供应链,却陷入战略悖论。
短期看,长城稳赚不赔:FF订单可消化保定工厂闲置产能(每分钟空转1.2台车身),还能收取平台授权费分摊研发成本。 但长期隐患深重:当FX Super One以6万-8万美元登陆美国(高山国内售价仅37.98万元),用户认知中“长城=FF代工厂”的标签恐难撕掉。 更危险的是,FF汉福德工厂本土化率不足25%,若美国对中国零部件加征100%关税,长城恐成地缘博弈牺牲品。
资金死局:1.05亿美元融资与1800万现金的落差
贾跃亭的“续命钱”来自2025年7月新融的1.05亿美元。 但财报暴露了残酷现实:FF 2025年Q1现金储备仅1800万美元,单季净亏损4380万美元。 汉福德工厂年产能仅1.2万台,而FX系列目标年产5万台,扩产需2亿美元资金,缺口高达数倍。 更讽刺的是,FF宣称的“美国供应链”实为规避《通胀削减法案》的障眼法:核心部件以“测试车辆”名义从中国进口,无法享受7500美元补贴。
信任重建? 先交出车钥匙再说!
四家车企抢单的热闹背后,藏着一份冰冷的对赌协议:2025年底首车下线,是贾跃亭的最后死线。
江淮、吉利们早已备好Plan B:若FF跳票,产线随时切换自有车型。 而贾跃亭的承诺,“两年内产销数万台”,在北美论坛被制成表情包,配文:“贾氏时间,请自动乘以3”。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