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

长城汽车并未退出乘用车市场,但其技术重心显然已经发生转移。在乘用车领域混动技术陷入同质化内卷的当下,长城选择将自家Hi4系统升级为Hi4G,并首次搭载在13升排量柴油重卡上。这一举动,本质上是将混动技术推向能源成本最高的商用车领域,真正实现技术红利的变现。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一台普通重卡通常配备500–600升油箱,以2025年6月国内柴油均价6.8元/L计算,一箱油成本在3400–4080元之间。根据行业数据,一辆重卡平均每天行驶500–600公里,恰好对应一箱油的油耗区间。以250个有效运营日计,一年油费支出约在85万至100万元之间。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长城Hi4‑G系统通过双电机混联与能量管理策略,可使整车综合油耗降低30%–50%。即便按30%节油率保守估算,一辆车每年可节省油费25.5–30万元。高效运营车队中,重卡每日两班倒运行更为常见,节油金额进一步倍增。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根据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境内登记在册的重型货车共计882万辆。按行业稼动率估算,至少有500万辆车辆处于长期运营状态。以每车每年节约30万元计算,全国年度节油效益可达1.5万亿元人民币。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这一数字等同于中国全年物流行业总收入的五分之一,是任何运输企业都不可能忽视的直接利益。对于干线运输、高频高载的跨省车队而言,Hi4‑G所带来的不仅是节油,更是资金流的释放与财务结构的优化。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更关键的是,Hi4‑G的适配对象并非限于长城自有重卡。其首发车型G1050所搭载的13L发动机为康明斯平台产品,而康明斯目前在中国市场保有量极高,涵盖一汽、东风、福田等多个主流品牌。Hi4‑G作为模块化混动系统,有望以“动力集成方案”的形式向全行业推广。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从技术路径看,Hi4‑G并非简单的“节能附件”,而是具备独立控制策略的混动架构系统,包含电控单元、双电机DHT变速箱、高电压电池系统及智能能量分配算法。它具备横向输出与品牌中立性,天然适合规模化授权和平台化输出。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这意味着,长城未来无需承担整车制造压力,也能通过Hi4‑G模块对其他车企形成“技术抽成”。一旦在行业内形成规模,Hi4‑G将从产品升级跃迁为成本规则的制定者。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相比乘用车混动市场的品牌战、营销战与场景战,商用车行业始终围绕唯一变量展开博弈:成本。Hi4‑G的逻辑非常明确——只要能够节约燃油,它就具备价值。这种价值不是感性选择,而是账面利润。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而一旦规模效应建立,Hi4‑G的竞争对手将不再是其他混动系统,而是传统柴油驱动模式本身。从“节油技术”到“成本工具”的转变,是Hi4‑G迈向全球的基础逻辑。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以欧洲为例,2024年欧盟出台《重型车辆碳排放法规》,要求2040年起新售重卡需降低90%碳排放。在不具备足够加氢或充电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高效柴油混动系统成为过渡阶段的最佳选择。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Hi4‑G若能在中国市场完成商用验证,将具备技术出口与规则输出的全部前提。它不仅有望复制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平台化”路径,更可与国际重卡企业合作,以模块形态嵌入各类重型柴油车型,成为“油电混合驱动”的行业基础设施。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这不是一套动力总成,而是一张未来的重卡运营财务模型。一辆车每年节省30万元,全国节省1.5万亿,当这组数字形成共识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对Hi4‑G视而不见。

顺丰和DHL:将来都有可能搭载长城Hi4-G混动系统-有驾

这不是概念,也不是面子,这是纯粹的现金流。长城Hi4‑G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一款车上,而在于它能为全球商用车行业,节省一半燃料开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