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和华为搞的这个尚界,一上来就扔了个15.98万起的王炸,这事儿就变得有意思了。
讲真,这不叫有意思,这叫不装了,摊牌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修罗场,是黑暗森林。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走,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尚界H5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
上汽这浓眉大眼的,以前天天抱着合资的大腿过好日子,觉得高枕无忧。现在发现大腿的腿毛都快被薅光了,自己再不扑腾一下,就要被时代的浪潮直接拍进ICU了。所以它突然悟了,开窍了,进入了一种“颠”的状态。它悟了什么?悟了再不发疯,就要被友商们送进疯人院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场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砸60亿专项资金,抽5000工程师,这不叫合作,这叫“投名状”。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老师,几乎是把自家压箱底的家当全搬出来了,摆在余承东面前,眼神里全是真诚,仿佛在说:“余哥,你看我这身肌肉怎么样?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这种把身家性命都押上去的赌博,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内卷。
这种合作看起来是天作之合,一个有70年造车经验的“老炮儿”,一个是有顶流技术和流量的“雷电法王”,强强联合。但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上汽提供了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稳定可靠的肉身,然后华为毫不客气地注入了它那个有点“赛博精神病”的灵魂。余承东第一次评审造型,直接说“审美不够”,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换个自尊心强的搭档,估计当场心态就爆了。但上汽忍了。为什么?因为在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里,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发布会都喜欢搞在晚上,是觉得晚上人脑子比较糊涂,容易冲动下单吗?
然后我们来看这个所谓的“六边形战士”。什么空间大,什么续航长,这些都是常规操作。真正要命的,是它全系标配了鸿蒙座舱和华为乾崑智驾ADS 4.0。标配,懂吗?标配。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在三十万、四十万甚至百万级豪车上才能体验到的“智能驾驶”,现在被华为和上汽用一把压缩毛巾,强行塞到了15万这个价位。同行看了也得傻眼,哭晕过去。卷死他们!我巴不得所有车都卖成白菜价!
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冷静下来,用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看看这事儿。你以为自动驾驶的关键,在于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你以为关键在于算力多牛逼,算法多先进?天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不在华为,而在山东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哈勃望远镜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乾崑智驾能算到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狗吗?能算到一边刷短视频一边逆行的外卖小哥吗?实验室里,大家都是六边形战士;一上路,全都成了移动的事故责任认定书。
华为说它的导航能精准到小区单元门,这很666。但问题是,你导航再精准,也架不住保安大爷今天心情不好,不给你开门啊。你那ADS 4.0,说是能看清暴雨天的斑马线,我看是给车装了个写轮眼。但你开了写轮眼,也架不住对面有人开“别天神”搞偷袭啊。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上汽比作一个想上岸的乙方,可能有点损,但好像又特别贴切。
所以,尚界H5的本质,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玄学问题。它在试图解决一个核心矛盾:如何让那些不相信“智能”的人,开始相信“智能”。它用的方法简单粗暴:降价。加大加大加大。用一个你几乎无法拒绝的价格,让你先上车,先体验。这就像传教,入门的经书不能卖太贵,得先免费送你,让你感受神的光辉。
当然,这种缝合怪模式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上汽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那个深不见底的后厨房,能把价格打下来,但品牌调性的融合是个大难题。买这车的人,到底是冲着上汽的“金钟罩铁布衫”,还是冲着华为的“任意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都没用。尚界要培养的,就是这种非理性的用户信仰。
所以,别跟我吹什么端到端领航辅助,真正的端到端,是从你早上出门到你晚上安全回家,而不是从一个APP的启动到另一个APP的关闭。这,才是大道至简。尚界H5,就是上汽和华为联手,对着整个车圈扔出的一张道诡异仙里的“法旨”:要么跟我一起修仙,要么就等着被炼成丹药。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