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

在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内,一句清晰的指令下达后,屏幕上的数据毫秒级跳动,精准捕捉着“太极大模型”理解与回应人类话语的每一丝脉络。

11月3日下午,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的自动化测试实验室内,智能座舱软件开发工程师胡旭正对着一辆猛士汽车的座舱发出指令,测试着汽车的“最强大脑”——太极大模型体系。

这座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在7个月前锻造出业内首个足以支撑企业级应用并赋能车载具身智能体构建的太极大模型体系。

实验室的精密“熔炉”中,正孕育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到今年底,实验室将淬炼出模块化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并实现实车量产搭载。

01 协同创新,破局技术断点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攻关如攀高峰,处处暗藏技术断点与供应链风险。

作为实验室牵头单位和产业“链主”,东风汽车深知协同创新是破题关键。2024年,东风汽车与武汉经开区共建全球创新中心,打造“1+N”研发体系,联合清华、华中大等顶尖学府,及科大讯飞、中信科智联等60余家产业链单位,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

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有驾

“我们瞄准产业链上游算法工具链、中游系统集成两大关键环节发力。”东风汽车智能化首席科学家陈涛介绍,针对国产深度学习框架长期缺失的痛点,实验室正联合行业生态构建自主可控的AI基础架构。

这一协同创新模式成效显著。2025年3月25日,东风汽车牵头发布业内规模最大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包含超6000个场景片段、125万组高质量数据。

该数据集被清华大学、黑芝麻智能等20余家单位申请使用,预估将为行业节省数据成本超10亿元

02 AI赋能,数据标注效率暴增2500倍

数据被称为智能汽车的“新燃料”,但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却面临“成本高、标准缺、场景少”三大痛点。

实验室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数据标注环节,开创了行业数据共建共享新模式。

“我们应用了视觉大模型、4D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在多场景下实现高精度自动标注。”东风汽车研发总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执行负责人、人工智能开发中心总监助理黄睿介绍。

在多卡算力支撑下,该技术在交通参与者标注任务上的效率,比传统单人人工标注提升超过2500倍,车道线标注效率提升超950倍。仅此一项,东风汽车已累计节约标注费用约5000万元

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有驾

这个相当于给自动驾驶汽车准备的“超级教科书”,覆盖了多时段、多天气、多工况及各种突发驾驶场景,为国产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提供坚实底座。

更重要的是,该数据集由中国一汽、长安汽车、中汽创智等单位联合发布,开创行业数据共建共享新模式。

03 千亿参数,打造汽车“最强大脑”

走进搭载“太极大模型”的智能座舱,一个虚拟助手正主动询问:“您需要提前预订今晚的餐厅吗?”它能根据乘客的表情和语气调整交流方式,情感化交互准确率达95%

作为业内首个企业级大模型,“太极大模型”依托 “超千亿参数”“万卡算力” 的基座,融合超十亿组智驾数据和超千万组座舱图文信息,将车外动态环境与车内用户状态深度结合理解。

2025年4月,该模型在实验室诞生,成为支撑国产智能汽车的“最强大脑”。

“我们正在构建基于国产高性能算力芯片的训练平台,适配国产深度学习框架。”实验室负责人强调。

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有驾

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自主生态,确保核心算法研发、模型训练迭代的独立安全,将技术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4 具身智能,定义汽车未来形态

在实验室发展规划中,“汽车具身智能体”被定义为未来汽车的革命性形态——从交通工具进化为具备共情、前瞻与自进化能力的智能伙伴。

“它不再是简单执行指令的机器。”实验室技术专家解释,“中央协调智能体会主动感知用户意图,统筹调度各项服务,通过与环境和人的持续交互实现自我进化。”

作为具身智能体的核心模块,实验室正全力攻坚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

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有驾

该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直接将传感器原始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输出车辆控制决策。2025年底,模块化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将实现实车量产。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描绘了未来汽车的演变方向:“未来的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像人形机器人一样,成为‘超级大脑’和‘物理身体’融合的具身智能体。”

05 车路云一体化,加速场景落地

东风汽车正以“车路云一体化”为核心锚点,迈出从“单车智能”向“系统协同”的跨越性步伐,为行业升级与用户出行打造可落地、可复制的“东风方案”。

在成都5G智能网联示范区,东风奕派eπ007的“无人泊车”场景颇具说服力:车辆入场即被自动识别,15秒内完成登记;驾驶员离车后,车辆自主巡航至云端分配的最优车位,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一创新项目不仅通过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认证,其“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更被纳入《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指南》。

数据显示,该方案让停车效率提升30%拥堵指数下降10%车位利用率提高45%,精准破解城市“停车难”痛点。

在武汉经开区,无人公交Sharing-Bus串联起教育、民生、企业通勤和旅游等场景,东风联合华为、中国移动打造的5G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覆盖660公里开放道路

每天有300多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和30辆无人驾驶巴士在此穿梭,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智能网联示范区。

06 标准引领,构建产业新生态

智能网联不是“独角戏”,而是“交响乐”。

东风汽车始终以开放姿态汇聚全球智慧,将整车需求、实际场景与产业链技术能力串联成网,以“链主”担当带动全产业链升级。

日前,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2025年度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成为此次揭榜挂帅类项目中唯一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项目。

东风牵头打造智能网联“最强大脑”,汽车具身智能体未来可期-有驾
图片

此次获批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政企研用”协同模式,破解汽车、通信、交通等跨行业技术壁垒。

东风汽车将通过牵头湖北省标准化揭榜项目,制定具备地方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带动湖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国产化攻坚方面,针对产业链痛点,东风汽车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40余家企业及高校攻关,于2024年11月发布完全国产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填补行业空白

“汽车内涵的丰富将催生新的研究范式和研发体系,面向汽车具身智能,汽车行业的研发体系也将随之变革。”杨青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

“研发主体从工程师主导到与用户共创,研发模式从经验主导到数智驱动,研发生态从跨界协作到无界融合。”

从武汉实验室的精密测试,到开放道路上的车路云协同,东风汽车正以链主之力带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向“有情有智”的新形态跃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