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理想 CEO 李想日前发文称,上次参加央视《对话》栏目还是 19 年前的 2006 年,当时还在做泡泡网,转眼间理想汽车都成立十周年了,首款纯电 SUV 理想 i8 也即将发布了。随后李想发布了央视《对话》栏目的总结。
IT之家附李想的央视《对话》栏目总结如下:
1. 关于发脾气这件事:相信最有名的莫过于“听我讲完”那次,其实是当时有选手在弄虚作假,我确实急了,只是节目组把前因后果都剪掉了,也就是断章取义了!在平时,我遇到逻辑不通、得过且过、违背公司价值观的情况,脾气也会不好。但团队里敢跟我吵架的人还是有不少的,尤其在开产品会时吵架甚至是常态,吵着吵着,真正的用户需求和价值才能显露出来。
2. 我和极飞科技的彭斌、银河通用的王鹤早年间就有交集。彭斌创业 18 年始终专注农业无人机领域,十多年前,我在车库咖啡听过他的想法,如今他带领企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这份坚持特别难得;王鹤作为 90 后,一边在北大授课,一边把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做成商业化解决方案,这份魄力也很了不起。无论是 80 后还是 90 后,我们这些 AI 时代的创业者,都在用 AI 技术解决物理世界的问题。
3. 跟雷总、李斌、何小鹏他们吃饭,哪怕观点冲突,我们彼此之间也会坦诚相待开诚布公的说。之前雷总问过我造车建议,我的核心一句话:“小米车要想成功,你必须 all in”。后来小米汽车的接连成功,也证明了雷总在硬件能力上,确实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 创业不是紧绷着硬熬,而是越做越知道怎么抓重点。我每天的时间分配是 631 原则:60% 扎在组织建设(员工培训、文化沟通这些“软基建”)中,30% 留给产品评审(管太多反而添乱),10% 扑在 AI 相关新知识充电上,关键是想清楚“不做什么”。我现在经常能做到一天手机不响,够松弛吧?
5. 节目里谈到“做产品,外观是否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我想说,理想 MEGA 刚上市时被黑水军带节奏打得很惨,但一年后的现在,MEGA 已经是 50 万以上 MPV 销量第一了。只要目标用户喜欢,就是对的设计。
6. 为什么做纯电?其实当年做增程,投资人都说“做纯电才给投钱”,但我们还是把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放在第一位,我们是为家庭用户造车,不是为投资人造车。到后来我们做纯电,很多因为我们增程成功而来的投资人又开始反对。实际上,现在我们的 5C 纯电车和高速及城市的大量理想超充站,已经可以完全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问题了。理想汽车是全世界第一个量产 5C 的(还是中国高速充电站最多的车企,到今天有 955 座还在持续快速增加),马上上市的理想 i8 和理想 i6,10 分钟就能充 500 公里,充电体验已经达到燃油车水平了。
7. 未来我们就盯着一件事:AI 硬件终端做出像 iPhone 那样颠覆性的产品。我觉得理想汽车是我的最后一次创业,我们最终一定不是个标准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我的定义,我们会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