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骑友们,今天来唠唠本田CBR650R。最近这摩托圈可有点热闹,本田带着新款CBR650R杀回来了,7.28万的价格,还整了个E-Clutch系统。老派骑士们直皱眉头,觉得这是背叛了机械的纯粹性;可新手玩家却欢呼雀跃,觉得这是个大福利。这四缸情怀和智能辅助咋就杠上了呢?好好掰扯掰扯。
先看看这外观,那叫一个风洞数据下的暴力美学。以前的整流罩圆咕隆咚的,现在直接来个棱角切割,V型导流翼往那一战,高速稳定性直接拉满。您就说这静止的时候吧,看着就跟有145km/h的冲压效应似的,风阻系数比前代降低了12%,这可不是吹的。涂装也有讲究,HRC三色版画,那可是赛道基因的延续,熔岩黑哑光漆面配上红色轮廓条纹,暗黑战斗感直接拉满,骑在街上,那回头率指定低不了。再看这灯,双LED鹰眼大灯,照明效率提升40%,夜间可视距离能到120米,走夜路再也不怕看不清道了。尾部也改了,直立式尾灯一换,紧急制动识别率提高30%,后车司机反应时间都能多两秒。
再钻进座舱瞅瞅,这智能化和人体工学算是较上劲了。5英寸的TFT仪表,支持RoadSync车联网,导航、音乐、天气这些功能倒是都有,可就显得有点基础了,UI主题还没啥自定义深度,就说本田能不能在这上面多花点心思?还有啊,没搭载电子油门和骑乘模式,本田自己也坦言是为了避免售价提升,这波成本妥协,消费者心里可明镜儿的。骑行三角倒是优化了,810mm的座高,170cm以上的骑手能全脚掌着地,可这15.4L的油箱有点不讲究,长时间骑行,裆部被压迫得难受,得频繁调整坐姿,跑长途的骑友可得做好心理准备。轻量化这块,整备质量208kg,较前代减重424克,铝合金后摇臂提升了刚性,可四缸结构在那摆着,弯道灵活性还是差点意思。
说到核心动力,这E-Clutch可真是重构了四缸体验。649cc的直列四缸引擎,56kW/9000rpm的功率,60N·m/8000rpm的扭矩,低转的时候有点疲软,4000 - 5000转还有共振区,可一到高转,那绵密的声浪,妥妥的“本田交响乐”,老骑友就好这口。油耗方面,官方说4.37L/100km,可您要激进驾驶,实际能到5.2L,300公里的续航,日常通勤还行,跑远路就得频繁找加油站了。再看这E-Clutch系统,双电机协同技术,通过档杆压力、节气门开度、轮速数据自动控制离合,换挡速度提升20%,降档补油零失误。市区拥堵的时候,再也不用左手频繁捏离合了,轻松不少;山路攻弯时,还能保留换挡顿挫感,让您有参与式操控的乐趣,新手和老骑士都能照顾到。
操控这块,电子辅助能不能弥补物理极限呢?Showa 41mm倒置前叉加上预载可调后避震,调校偏舒适化,弯道支撑性跟欧系竞品比如凯旋Trident 660比起来,还是弱了点。日清对向四活塞卡钳配310mm双碟,ABS介入比较保守,保留20%的轮胎滑动自由度,这对入门玩家挺友好,可要是想在赛道激进驾驶,就有点不够看了。电控系统方面,HSTC牵引力控制是标配,可没多段调节;E-Clutch与机械离合还能手动切换,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说白了,这电子系统主要是降低操作失误,可不是替代骑行技术,跟DCT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最后看看市场,这价格战里的四缸信仰可经受着考验呢。二手市场上,2024款成交价在6.5 - 6.8万,2020款二手都跌破4万了,新旧价差这么大,本田不得不降价保份额。再看竞品,川崎Ninja400,4.98万,胜在轻量化车身,可双缸声浪太普通;钱江赛600,5.08万,配置堆料有电子快排,可品控稳定性又让人有点担心。本田CBR650R呢,胜在四缸声浪和E-Clutch系统,可低转共振、电控简陋也是实实在在的短板。
说到底,E-Clutch系统是本田对城市通勤痛点的技术回应,可不是背叛机械纯粹。它降低了四缸的上手门槛,可又没剥夺深度操控的乐趣。当转速指针划过6000转,四缸声浪呼啸而起的时候,您还会在意左手是否捏着离合吗?各位骑友,您对这本田CBR650R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骑行事,一起聊聊这四缸摩托的魅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