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

最近汽车圈有个消息挺有意思:丰田在中国市场刚缓过劲来,5月全球销量涨了6.9%,前六个月中国区销量同比涨16%,结果转头就宣布要给中国供应链涨价,幅度超过一成。这操作看似矛盾,细想却像一记“回马枪”,直戳中国电动车的软肋。

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有驾

一、丰田的“回血”与国产电动车的“内卷”

先说丰田为啥敢在这个时候涨价。过去两年,中国电动车把外资车打得够呛——2023年电动车渗透率一度冲到54%,外资车市场份额从30多年的超五成跌到三成,两家中国车企还挤进了全球前十。但最近丰田的销量数据有点“打脸”:5月全球销量连续五个月增长,中国区终于止跌回升,一汽丰田前六个月销量涨了16%。这说明外资车在中国市场没那么容易“凉”。

反观国产电动车,去年靠“降价3万到7万”把价格打到了和燃油车持平,确实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但今年初形势突变,电动车占比一度掉到41.5%,虽然之后又打了两轮价格战,把份额拉回五成,可效果明显“后劲不足”——最近三个月头部车企的销量卡在37万到38万辆之间,涨不动了。

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有驾

二、价格战背后,供应链在“流血”

为啥电动车越降价越难卖?问题出在供应链上。为了抢市场,车企把降价压力全转给了供应商:以前是每年谈一次降价,现在变成每月都要砍价。有供应链老板吐槽:“现在一接到车企电话就心慌,肯定是又要压价。”

去年就有供应商放话:“宁可不接订单,也不做亏本买卖!”更有多家企业直接转向外资车——毕竟丰田、大众这些巨头全球销量大,光欧美市场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丰田一家的利润,相当于中国前七家车企利润总和)。人家有底气给供应链多分钱,自然更愿意合作。

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有驾

三、丰田涨价,可能成为压垮新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时候丰田说要给供应链涨价,等于给这些企业递了个“橄榄枝”。对国产电动车来说,这可不是小事。很多新造车企业其实就是“组装厂”:电池从电池厂买,电控系统找供应链要,芯片找芯片企业买,最后拼成一辆车,自己没啥核心技术。

而丰田这样的外资巨头不一样,规模大、利润厚,能给供应链稳定的订单和合理的利润。一旦供应链企业集体倒向外资车,国产电动车特别是新势力的处境会更难——现在本来就有很多新势力在“苟延残喘”,能盈利的更是屈指可数。丰田这一招,等于在他们的伤口上又撒了把盐。

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有驾

四、电动车的未来,不能只靠“低价”

说到底,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价格战”。供应链稳不稳、技术硬不硬,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丰田涨价这事,给国产电动车提了个醒:靠低价抢市场能红一时,但想长久立足,还得把核心技术攥在手里,让供应链愿意跟着你干。

比如比亚迪,为啥能在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除了价格优势,更重要的是自己掌握电池技术(刀片电池),供应链控制力强,不怕被“卡脖子”。其他新势力如果只顾着打价格战,不搞技术研发,早晚会被市场淘汰。

丰田这一招,可能掐住中国电动车的命门?-有驾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电动车企业该怎么应对丰田的“供应链攻势”?是继续降价硬刚,还是该转型搞技术?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