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说乐道L90是今年最大的黑马,真是引发不少讨论。你看,这车上市才三个月,交付就达到了33,348台。我估算,月均大概1万多点,当然这个数字是我自己粗略掂量的,没啥正式统计。其实他一开始就宣称要做面对未来的三排纯电SUV,听起来挺梦幻的,但这目标没有空洞,反而落地成了能买得到的产品。
我自己也翻了下资料,发现乐道L90用的三排设计,空间比我预想的还要大,上次坐过一次同价位的中型车,座位很紧凑。而L90的座椅布局,开起来后,感觉比我车上的后排还宽敞。大概是设计师在空间优化上花了不少心思(这段先按下不表)。它的价格区间在30万出头,加上这个交付量,那能剩下多少利润?可能硬件成本也没想象的高,毕竟用的标准的磷酸铁锂,也算是成本控制的单品。有人问我,那它盈利空间大吗?我猜,短期看不一定,市场份额拉这么快,实在令人咋舌。
这车支持蔚来独有的bass租电方案——核心卖点之一。这个方案可以大大降低上车门槛,特别对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说:我跟你讲,租电才是未来。除了租电,换电也是一个大趋势。没细想过,这是不是:很多人都在说快充快但我觉得换电更有潜力,尤其是在这个价格区间。
对比起同价位的合资SUV,除了空间和续航差距不大(这个说得太多太空泛,我就自己体验了几款),在补能效率上乐道也是占优势的。你想想,补电快到等效40C——这个具体数值我之前也算了下,换算成秒就是几分钟级别。如果换电站普及,基本上20分钟搞定,比高速快充还方便。是不是挺震撼?讲到这里我得说一句:还是要看你邻区有没有站点啦,纯粹依赖换电的策略,还在推广初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些数据,关于续航表现。官方标的续航在480公里左右,估计在实际使用中,电池温控、载重、空调开启,都可能让这数字打个折扣。实际体感,我猜大概在400公里左右,但这个我也没测出来,就是大概估算。有人会说:这距离够用吗?那要看你的用车场景。大部分人日常通勤,300到400公里,差不多够了。而且乐道还标榜电池安全——我这次听老罗说,就该对电池进行定期体检——有点像汽车的年检,安全第一。
说到这里,我得问问:你们觉得换电模式是不是能普及?我自己心里嘀咕:如果全部或者大部分用户都能接受换电,那整车产业链都得变个模样。充电站建到哪算哪?还是得靠车企商业模式有创新能力。那你觉得,像乐道提这个安全体检式的换电,把电池的安全问题解决掉一大半,未来驾驶中最大的担忧会不会变成电池还能不能稳当续航多长?我是不是想多了?其实心里也没底。
再说个趣事,我朋友圈的小朋友(他也是玩潮车的)最近发消息说:我看到路上好多L90,都很精致。我问他:是不是代步用车?他说对啊,平时出门,家里还准备个备用电池,能换就安心。……听起来很未来感是不是?其实买车的人也是有心理预期的——安全快方便这三点,核心竞争力就是打在这上头。
我记得有个修理工跟我说:这车的电子件还是要多关注,别像去年某品牌这个电池出了点事,修起来挺麻烦的。这让我想起,虽然新车硬件不错,但供应链的问题始终是一块心病。车的成本里面,电池占比例高达一个档次,其它像控制芯片之类,也在涨价潮中受影响。如果未来某个配件突然断货,那200台车都得在工厂门口排队等配件。
这倒让我想到: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只是时间问题还是系统漏洞?这个要打个折,将来电池安全和换电站的布局,可能会是整个市场的分水岭吧?还未到完全成熟的时候,那种风水轮流转的感觉,真多余。
不过我有个猜测:或许,未来电池能像手机电池一样,能随时换新。如果真是那样,可能车子就变成了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不再只是一部车,更像是一个移动的智能体。想到这里,忍不住笑:开发一个车载体检APP,自动提醒你换电、检查电池,像个健康管理师一样。这会不会酝酿成为一个产业链?
看完这些,有点困惑的是:我们还怎么界定豪华?你看,老罗昨天直播,反复强调补能快,安全,还说,电池就得像陪伴老伙计一样,定期体检。听了之后,感觉这个豪华可能也得重新定义。不是那种豪华型的内饰堆料,而是能让你用起来安心的感觉。
最后想问:你们觉得,除了技术层面,消费者对安全的认知还能改变多少?我自己在市里逛车,有次碰到一对夫妻,丈夫说:我宁愿多支付点,车安全点,家里孩子的安全最重要。这不就是安全型豪华的精神吗?想想这些,未来的车会不会变得更加理性,同时又不失温情?
(这段先按下不表)好吧,这就是我对乐道L90的几分感想。到底未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但喜欢这个行业的变幻莫测——这不正是其中最有趣的地方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