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股价下跌之时,美国新能源车企也在接连出事。2025年前两个月,至少有两家美国新能源车企破产清算。
马斯克去年就说过,今年的新能源车企将会开启破产浪潮。破产是因为车卖不出去吗?还是说这些造车新人根本就没打算卖车,只是利用噱头在圈钱?亦或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个圈钱的电动卡车公司
美国的氢电动卡车制造商尼古拉(Nikola),2月初正式申请破产。这家新能源车企此前风光无限,在2020年上市期间,其市值一度超越了百年车企巨头福特和通用。
2020年6月,该车企股价最高的时候每股超过95美元,市值320亿美元左右,福特当时的市值也仅有288亿美元。
而且和其他新能源车企不同的是,这家车企主打生产电动卡车,外界将其称之为卡车界的特斯拉。据说在上市那一年,公司的订单就接到了1.4万辆卡车生产规模。
一切看起来都在正规途道上奋勇前行。老牌的车企通用此前还花费20亿美元购买了尼古拉公司11%的股份,并且还宣布要与这家车企合作生产新一代的电动皮卡,这进一步拉高了公司的股价。
这就像马斯克此前所说的那样,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接下来,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这家车企的创始人居然被美国的司法部门起诉了。
原因也并不复杂,这个叫米尔顿的创始人据说在技术上存在虚假宣传,尤其是在市场用产品来误导投资者,换句话说,是有上市圈钱的嫌疑。
从后来的各种报道信息看,尼古拉在上市之前,无论是宣称的技术还是造出来的电动卡车,全部都是忽悠投资商的,甚至就连用来IPO的电动卡车,据说也是道具车。
就这样,创始人米尔顿最终被判处4年监禁,现在都还正在服刑之中。正所谓树倒猢狲散,米尔顿被判刑,实际上就意味着这家车企走到了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通过上市圈钱,这家新能源车企前后布局了十几年的时间。从2014年到2020年之间,米尔顿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外界相信,他们在电动卡车领域的技术早就取得了突破。
尤其是在2016年的时候,车企制造出来的圆形卡车被米尔顿高调拿出来宣传。但是公司的其他知情人士表示,那辆卡车上除了标识是真的,其他方面,尤其是氢燃料技术方面,公司没有进行任何技术研发。
从2020年上市至今,公司只卖出去了200多辆卡车,而且每卖出去一辆,净亏损就达几十万美元,最终的亏损额度超过了两亿美元。
最关键的是,媒体很快就发现了米尔顿的骚操作究竟是什么,市场上也很快调查出了尼古拉公司存在做空行为。
再后来,米尔顿被公司驱逐,他本人受到了证监交易委员会1.25亿美元的罚款。虽然尼古拉公司想和米尔顿本人切割,但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截止到今年2月份,尼古拉公司宣布破产之前,其股价暴跌超过了41%,市值在一天内就蒸发了2700万美元。大势已去,这家电动卡车企业也成为了历史长河里的笑话。
除了这家新能源车企,1月份的时候,另一家电动汽车公司也破产了。
破产时的股价只剩1.35美分
另一家宣布破产的新能源车企是 Canoo,这家车企相比于尼古拉相对来说要更专业一些,因为其创始人曾经在宝马公司做过高管,也就是说他们真的会造车,并且也打算真正造车。
这家车企成立于2017年,大多数首创人员都来自宝马、福特等公司,创立之初,我国的一些投资者还曾出资。
2019年,公司推出了首款原型车纯电动厢式货车,其独具特色的外形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根据公司的规划,他们打算先期进军美国和中国市场。
公司的核心技术,也就是他们一再宣称的特色,就是汽车采用了滑板式电动车底盘技术。简单来说,汽车的方向盘以及踏板能够安装在底盘的任何一个位置,原则上使得汽车内部的空间更大。
在上市之前,据说苹果公司也曾考虑收购这家企业,以便推动自己的电动汽车项目。不过收购最终没有达成,企业在2020年底正式上市,巅峰时期的市值达到了2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公司上市以后,企业此前的承诺却不再向投资者兑现了,他们拿出的新的商业规划和之前向投资者宣称的不一样。
更为讽刺的是,当初创始公司的人居然在2021年选择了离开,这直接导致其他的创始人先后离开了公司,到2022年的时候,这家公司的高层已经全部换血。
事情进展到这种地步,实际上已经出现危机的端倪了。紧接着,内部的工作人员又透露,公司居然没有生产一辆汽车,此前展示过的原型车也不过仅有外壳而已。
创始人走了,宣称的技术也迟迟不能兑现,真正卖出去的车还不到30辆,这自然又引起了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市场的高度关注,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是公司出现财务危机。
2022年第一季度,整个公司亏损了1.25亿美元,账面上的资金也只剩1亿美元,关键是公司在业务领域没有任何订单。
接下来的几年,公司一直在到处寻找资金,很显然根本拿不到投资者的钱了,其融资金额累计还没有超过20亿美元。在这种局面下,公司开始欠债,紧接着又被其他企业起诉,因为没钱又只能采取裁员措施。
到2024年下半年,整个公司又亏损了1.12亿美元,已经入不敷出,账面上的资金只有1000多万美元。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除了宣布破产,就再没有其他办法了。而在宣布破产之前,这家企业的股价也只剩下1.35美分了,投资者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烟消云散的资金全部都是散户的钱,那些真正的大佬肯定在公司倒下之前就已经吃饱喝足提前离场了。
换句话说,这家所谓像真正造车的车企,同样也脱离不了圈钱的嫌疑。
很多人可能想不通,这些新的造车企业明明手里有着大把的资金,哪怕自己不懂造车技术,高薪聘请人员也能把事情做好,可为什么偏偏就会把事情做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
各怀鬼胎造新能源汽车
不光是美国,哪怕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了半个市场,还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怀有深深的介意和不信任。
在美国这种拥有深厚汽车文化的国家,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不信任感就更严重了。过去10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主流汽车文化都是有燃油车推动的。
从技术到市场,再到消费者的选车习惯,都是围绕燃油车来进行的。新能源汽车在起步以后,于市场没有掀起过多大的风浪。
在这种局面下,有些所谓的造车企业一开始就是奔着上市圈钱去的,他们利用噱头进行大肆的宣传,借壳上市之后大把捞钱,至于公司能不能造出汽车,会不会破产倒闭,根本不考虑。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市场上的不信任,即使有些车企想真正造车,他们的产品通常也很难卖出去。即使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也采取了补贴措施,在市场上也争不过传统燃油车。
数据显示,2022年电动汽车在美国新车销量的份额占比只有5.8%,2023年也只有7.6%。此前拜登政府还希望,到2023年的时候,电动车的销售份额在新车中的占比能够达到67%。
很显然,在这种各怀鬼胎的造车心态下,这个目标很难完成。如此一来,对那些新能源车企来说,即使自己想造车也没有市场,那还不如上市圈点钱最划算。
是不喜欢电动车,还是比例已经够了?
说起美国新能源汽车举步维艰,外界总会罗列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美国人不喜欢电动汽车。
不管是汽油便宜,还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客观上燃油车更具有优势,这些理由也都算正确。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隐性的原因,那就是美国燃油车和电动车的市场占比或许已经接近平衡了。
什么意思呢?新能源汽车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即便政府大力补贴,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占据完全的市场。
就以我国市场为例,之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还在疯狂上涨,关键是因为人口基数相当庞大,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还很坚挺,总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燃油车,而且这部分占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在接下来会处于稳定的对立状态。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其人口基数远远小于我国,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和燃油车的市场占比,已经提前处于稳定的对立状态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新能源车企如何进行宣传,也都难以撬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因为选择燃油车的消费者,他们现在还没有理由也不愿意去拥抱新能源汽车。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本养不活大量的新能源车企,因为车造出来也卖不出去,如此一来,新能源车企只能一个个倒下去。
结语
虽然整个世界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但目前的电池技术还正在瓶颈期,续航里程以及电池回收方面的问题,都还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趋势是,如果动力技术得到了根本性提升,比方说续航里程可以达到数千公里甚至更高的水平,那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才会开启新阶段的蓬勃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