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泽景电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国内知名HUD解决方案供应商,泽景电子过去的三年中实现了高速增长。
2022年至2024年,泽景电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和5.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6.54%和5.28%,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司2024年业绩增速放缓。
截止到2024年末,泽晶电子还未实现盈利,2022-2024年,该公司的亏损额分别为2.56亿元、1.75亿元和1.3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5.7亿元。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其业务主要分为HUD解决方案和测试解决方案,其中HUD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在2024年占比高达93.6%,也是其核心主力板块。
近两年,中国HUD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为泽晶电子等一众本土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356.49万辆,同比增长55.86%,前装搭载率提升至15.55%。其中AR HUD前装标配搭载量合计达到88.43万辆,同比增长了273.42%,交付占比突破了24.81%。这代表着AR HUD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化量产的黄金发展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到2027年,AR HUD搭载率将首次超过W-HUD,未来有望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功能,并成为各大供应商竞争的主要阵地。
目前,泽景电子的核心产品包括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其在招股书中披露,2022年-2024年间,其HUD解决方案销量分别为175714、套534598套和624597套,三年期间销量增加了3倍。
其中,泽景的(W-HUD)产品CyberLens是销量主力,截至2024年底已获得65个车型定点项目,已在51款车型上应用。报告期内,来W-HUD的销量分别约为17.48万套、53.08万、57.06万套。来自这部分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70亿、4.81亿、4.7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9.3%、87.6%、82.7%。
而在AR-HUD产品部分,2022年-2024年三年间,泽景电子的CyberVision(AR-HUD)产品销量分别为约922套、3757套、54009套,尤其是在2024年,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三年期间,这部分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7.8万、1305.2万、6291.5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0.7%、2.4%、10.9%。
不过从泽晶电子的合作名单来看,无论是客户基础还是量产项目数量,其AR-HUD具备不错的发展潜力。
截至2024年12底,泽景有22家汽车主机厂客户,客户名单涵盖蔚来、比亚迪、北汽、小米、吉利、理想汽车、一汽集团等国内头部主机厂及新兴主机厂,已累计定点超过90款车型。在4月,其还宣布再次获得三大项目定点。从泽景电子的股东结构和融资资料来看,背后也闪现包括小米、上汽、吉利、北汽、一汽等车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AR-HUD产品CyberVision已经获得25款车型的定点项目, 已在七款车型上实现了量产应用。以上,均为泽晶电子后续的业务扩张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AR HUD数据来看,VID在7米以上的AR HUD占比达到63.04%,其中华为、水晶光电、华阳集团等本土供应商抢占了超过95%的市场份额,全面反超外资供应商。另外还有包括弗迪、经纬恒润、疆程、LG等一众供应商,整个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2024年开始AR-HUD出货量的激增,并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加之汽车市场从上而下的降本增效压力传导,去年开始包括各类方案的AR-HUD前装供货价格出现快速下降。
这从泽景电子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根据其W-HUD产品的总收入和销量数据来大概估算,2022年-2024年期间,每套平均售价约为971元、907元、837元,呈现出下滑趋势;而AR-HUD 的每套平均售价约为1603元、3474元、1165元,这代表伴随出货规模的快速增长,AR-HUD产品的单价也在快速下滑。
当前,智能座舱围绕交互形式、交互体验等的全方位升级。AR HUD作为智能座舱视觉交互的重要媒介平台之一,同样进入了性能与显示效果的全面升级阶段。可以观察到,
当前水晶光电、华阳、泽景等HUD厂商正在加快推进双焦面AR HUD、P-HUD(全景式HUD)、光波导HUD等新一代产品的规模量产,而车企方面包括蔚来、小米、红旗在内的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搭载双焦面AR HUD甚至是P-HUD产品,新一轮技术比拼升级战已经开启。
其中泽晶电子在双焦面AR-HUD产品的技术和量产方面均实现了行业领先。今年年初上市的红旗天工平台首款纯电轿车天工05便搭载了由泽景打造的的65 寸双焦面 AR-HUD,也是其首款量产的双焦面AR-HUD,还将搭载红旗天工系列其他车型量产落地。
AR-HUD正在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但需要正视的是,伴随AR—HUD的普及式爆发,同步带来的价格战、份额争夺战无疑会加剧,加之AR HUD赛道的参与企业较多,技术方案升级等等,AR HUD市场在接下来的1-2年内或将迎来洗牌期。
在有限的窗口期内,泽晶电子顺利扭亏并在AR-HUD赛道突围,都将变得极其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