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辆上,若前后车轮都配置了ABS系统,则被称为双通道ABS。ABS,即防锁死刹车系统,是一种增强汽车安全性的控制系统,具备防滑和防锁死等功能。作为常规刹车装置的升级技术,ABS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大类。
深入探究,ABS的全称是防死锁刹车系统(Anti-locking Braking System),这一创新技术由德国知名企业Bosch率先研发。当前最先进的版本已经迭代至第十代,不仅更轻更紧凑,制动性能也更为卓越。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妨多加留意,因为即使是ABS系统,也存在不同品牌和版本的差异。
摩托车在刹车时,依赖轮轴上的制动装置来减缓轮带的转动。但在紧急刹车情境下,过大的制动力可能导致轮带完全停止转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死锁”。此时,轮胎的抓地力会大幅下降,如同涂油一般,导致车辆失控打滑,进而引发更严重的意外。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依赖轮速传感器进行触发。当刹车导致轮圈转速降至零时,系统会在半秒内介入,释放卡钳使轮圈恢复转动。随后,系统会以每秒6至50次的频率反复释放与刹车,从而在确保有效减速的同时,避免轮胎发生死锁。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ABS系统仅适用于碟刹装置。若车辆采用制动力较弱的鼓刹,则不会有ABS选项。
那么,是否只要一个轮子配备ABS系统就足够了?答案是否定的。设想一下,当我们在路上突然被巷子里冲出的车辆惊吓到,双手全力刹车时,拥有双通道ABS的车辆能在更短距离内减速,同时保持对车辆的控制,从而避免侧滑或原地弹起等危险情况。
前后双碟刹是双通道ABS的必备条件。然而,市面上有些车厂为了降低成本,仅在前轮安装ABS。在紧急刹车时,这可能导致后轮发生死锁,即使前轮未失控,但后轮打滑也可能导致车身侧滑。这种设计对安全性的提升有限。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SBS或CBS的“同步刹车”装置,其原理是确保前后刹车同时作用,以避免单轮刹车力度过大而失控。然而,这种装置对于防止死锁并无帮助,甚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双轮死锁。
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可能会认为,对于日常通勤、买菜或代步的人来说,ABS这样的高端配备可能并不实用。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对于能够精准控制车身的高端赛车手来说,ABS的帮助可能有限。但对于普通人来说,ABS实际上是一种简便的刹车装置。在紧急情况下,只需全力刹车,无需掌握复杂的技巧,即可安全度过难关。
根据车辆测试中心的数据显示,ABS能够显著缩短刹车所需时间,并在更短的距离内实现稳定停车。在高速行驶时,配备ABS的车辆平均可以缩短1.4秒的刹车时间,而这短短的一秒,往往就是决定驾驶安全与否的关键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