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硬汉,还能走多远?
你想啊,国内这帮买越野车的,真天天跟骆驼较劲的能有几个?
大多数人,无非是图个范儿,周末带着家人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朋友圈里刷刷存在感。
日产途乐Pro-4X,那数据,425匹马,699牛·米,V6双涡轮,听着就让人血脉偾张!
70公分的深水?
爬个大坡?
理论上,它都能给你办了。
这底盘,这悬挂,简直就是为征服而生。
可问题来了,这劲儿,得吃多少“粮”才能使出来?
城市里跑,油耗可能直奔15升以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再看看人家长城坦克500,3.0T V6的混动,油耗反而可能更低。
这纯燃油大排量,在技术上的优势,究竟还剩下多少?
这笔账,我算来算去,总觉得有点悬。
再聊聊这车内,“双大屏+实体按键”的组合,算是个中庸之道。
越野时,你总不能一边颠簸一边在那摸索触屏吧?
实体按键,那叫一个稳准狠。
可城市用户呢?
他们更关心的是车机的反应速度,是智能驾驶够不够“聪明”。
而且,六七座的布局,确实能满足二胎家庭的需求。
但同价位,理想L9、问界M7,空间上丝毫不逊色,还更省油,你说,消费者到底会怎么选?
这就像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一条是硬朗的越野风,一条是舒适的居家流,谁能赢得人心?
市场这潭水,现在可不平静。
高端市场,丰田陆巡、雷克萨斯GX,靠着情怀和品牌溢价,依旧是“硬通货”,加价也大有人抢。
中低端,坦克500、比亚迪方程豹,凭借混动技术和亲民的价格,那是杀得昏天黑地。
日产途乐,就卡在了这中间地带。
58万的起售价,看着比陆巡便宜,但加上进口税费,七七八八下来,可能就逼近70万了。
这个价位,宝马X5 2.0T、奥迪Q7这些“德系三剑客”的入门级车型,也都在这个区间徘徊。
论品牌影响力,日产这块招牌,还能扛多久?
政策这只无形的手,也在悄悄地改变着游戏规则。
国内的双积分、排放标准是越来越严苛,大排量车型,想在一线城市上个牌照,难!
很多家庭,一看这情况,直接就打消了念头。
日产要是还执着于纯燃油,恐怕只能走小批量的平行进口路线,官方大规模引进,风险实在太大了。
对比之下,坦克500的混动,方程豹的DMO技术,在政策方面,简直是如鱼得水,压力小得多。
这就像在风暴中航行,别人有避风港,你却只能硬闯。
社会风向这股潮流,更是变幻莫测。
现在的年轻人,玩越野,讲究的是“能通电”。
外放电煮咖啡,营地灯一挂,瞬间就点燃了社交现场。
途乐的越野硬实力毋庸置疑,但少了电驱的拓展性,在户外玩乐场景下,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更别提那居高不下的油价,家里只有一辆车的用户,真敢每天开着这台“油老虎”通勤吗?
我敢说,光是每天看着油表指针缓慢下移,心都能滴血。
放眼国际,途乐在中东、北美市场,简直是性价比的代名词。
7.99万美元的价格,对标陆巡、Tahoe,那叫一个香!
可国内的环境,太特殊了。
充电桩的数量,可能比越野营地还多。
城市SUV早已蚕食了相当一部分硬派越野的市场份额,再加上国产车那“堆配置”的狠劲儿,日产这套“海外真香”的逻辑,到了国内,恐怕难逃“水土不服”的命运。
这就像把一件在北欧卖得极好的毛衣,拿到东南亚去卖,估计也是滞销。
行业的大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硬派越野的电动化,已成定局。
奔驰G级推出了纯电版本,比亚迪豹5更是用上了插电混动,连一向稳重的路虎卫士,也推出了PHEV车型。
日产在纯电领域,有Ariya这样的产品,可为自家硬派越野车型的电气化,却迟迟没有动静。
难道真的要等到推出混动版途乐?
可市场,从来不会等人的。
这就像一场赛跑,别人已经跑在了前面,你还在原地热身,还能追得上吗?
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有人认为,陆巡加价20万都大有人买,途乐凭什么就不能靠性价比突围?
另一拨人则反驳:坦克500既能撒野,又能居家,还能省下10万元的油钱,日产这块牌子,真值那么多溢价?
更尖锐的问题是,当越野真正变成了一种小众的爱好,还有多少人愿意为那些“冗余性能”,支付高昂的代价?
笔者的经验是,答案往往不在那些冰冷的参数表中,而是在加油站的长队里,以及二手车市场的价格波动中。
想象一下,你驾驶着这台V6双涡轮的庞然大物,在城市车流中穿梭。
那发动机的轰鸣,仿佛是人民币在跳动,加速时的每一次油耗飙升,都像是心在滴血。
当你满怀期待地规划一次野外探险,却发现沿途的充电桩比加油站还稀少,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泥泞吞噬了道路,这台纯粹的燃油猛兽,又能带你走多远?
更何况,如今的年轻人,他们追求的,已不再仅仅是“征服”的快感,而是“玩乐”的体验。
你开着途乐去露营,除了装载装备,还能做什么?
可若换成一台具备外放电功能的车型,你就能现场来一杯手磨咖啡,为无人机充电,夜晚还能点亮气氛的音乐,那才是真正的“露营派对”。
这才是现代越野的精髓——它不只是征服自然,更是享受生活。
这正如古时文人雅士,琴棋书画,皆是风雅之事,而非仅仅为了应付考试。
所以,这台日产途乐Pro-4X,它的数据固然耀眼,它的硬件配置也足够硬朗。
但置身于国内这片特殊的土壤,它就像一位武艺高强的隐士,却找不到施展身手的舞台。
它太过“纯粹”,以至于忽略了时代的脉搏,忽略了消费者的真实渴望。
在别人纷纷“跨界”融合的时候,它却固守着“单打独斗”的模式。
这感觉,就像你苦练一身绝世武功,本想在江湖上闯出名堂,结果穿越到了一个和平年代,你的武艺再强,也无处施展。
日产途乐,这颗V6的心脏,在国内日益严苛的政策、飞涨的油价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风潮面前,还能有力地跳动多久?
这绝非一句简单的“海外真香”就能概括的。
我倒想问问您,您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