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龙颜”?坦白讲,初闻此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锣鼓喧天、彩带翻飞的庙会场景。定睛一看,原来是指比亚迪新款元PLUS的脸面。现如今,车企在起名这件事上,内卷程度着实令人咋舌。
这“二代目”元PLUS,卖相究竟如何?这问题好比问“你是否钟爱芫荽”,注定是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敬而远之。
较之旧款,改动颇巨。前脸摒弃了传统格栅,以镀铬饰条横向延展,这已然是当下电动车界的惯用伎俩。前杠线条愈发凌厉,熏黑饰条与导流槽衔接,号称能降低风阻。D柱上原有的龙鳞纹理消弭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内敛的小饰板。尾灯亦焕然一新,贯穿式中国结元素,搭配流光溢彩的转向灯。新增的“乐动米”涂装,色调亦颇为清新可喜。
然而,疑窦也随之而来。这股“愈发运动”、“愈发简洁”的风潮,是否矫枉过正了呢?当芸芸车型皆竞相追逐“运动感”时,是否反倒丧失了自身独有的韵味?毕竟,在这“万众竞逐996,个个争当杰克马”的时代,审美疲劳亦是一种常态。
再者,此番设计语言的嬗变,亦折射出车企的些许焦灼。新能源车市场厮杀惨烈,今日一款新作问世,明日又一款改良款横空出世,各方皆竭力攫取消费者的目光。此种“军备竞赛”式的迭代更新,真能擢升用户体验吗?抑或仅仅是为了刺激销量,徒令旧款车主顿觉“亏大了”?
有人言,新款元PLUS的设计更显“高级”。然则,何谓“高级”?是更趋近于特斯拉?抑或是更契合某种既定的审美范式?审美一事,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赏心悦目,我感平平无奇,这本无可厚非。与其执着于所谓的“高级感”,不如思忖如何打造出自身的鲜明特色,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一处细节在于,新款元PLUS提供了17英寸与18英寸两种轮毂供君选择。18英寸的轮毂,观感更为动感,然亦会损耗些许续航里程。这恰如在“悦目”与“实用”之间权衡取舍。而对多数消费者而言,续航里程或较颜值更为攸关。毕竟,谁也不愿驾驭一辆“徒有其表,难以远行”的座驾。
言归正传,汽车设计这门行当,本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既要兼顾美观,又要兼顾实用;既要紧随潮流,又要保有本色;既要迎合大众的需求,又要照拂小众的偏好。要做到尽善尽美,谈何容易?
故而,元PLUS二代的颜值,你是否心仪?这问题,或许并无圭臬般的答案。芸芸众生各有其审美旨趣,各有其用车诉求。关键在于,寻觅到与自身最为契合的,方为上策。
恰如芫荽,有人对其爱之入骨,有人对其退避三舍。但无论你喜与不喜,它都兀自挺立于此,默默散发着其独特的气味。汽车设计亦是如此,无论你觉其美丑与否,它都静默伫立于此,承载着我们的出行,亦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汽车设计的优劣归咎于设计师的个人品味时,是否疏忽了市场导向、成本制约、技术瓶颈等更为深远的因素?仅凭“颜值”来臧否一款车型,未免有些以偏概全。盖因,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方式的具象化呈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