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能引爆新能源行业的超级赛道,大概率是固态电池。9 月 18 日,松下控股旗下松下能源传来重磅消息,宣布将全力推进 “全固态电池” 生产,这款被视作新一代电池核心候选的产品,不仅有望大幅延长电动车续航,还计划在 2026 年度实现样品出货。更让人关注的是,按测算,该技术能让特斯拉 Model Y 在现有电池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再增近 145 公里,而到 2027 年底,其电池容量甚至可能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
从技术路径来看,松下这次的全固态电池设计很有突破性。它在制造阶段不设置阳极,而是等电池首次充电后再形成锂金属阳极。这样一来,就能为镍、钴、铝等更具活性的阴极材料腾出空间,在不改变电池体积的前提下提升容量。同时,松下还明确表示,这套技术方案会降低价格较高的镍元素比例,进一步控制成本,兼顾性能与经济性。
产业端利好密集爆发,中国企业动作频频
就在松下官宣的同一天,国内多家企业也披露了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产业热度持续攀升。
赣锋锂业: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的固态电池已在部分车型完成试装车并实现量产,还成功应用于知名无人机及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目前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推进产业化。
容百科技:不仅与国内多家知名电池厂、整车厂合作,还将业务拓展至海外,已和韩国、日本、欧洲的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全球化布局初显。
孚能科技:送样的全固态电池采用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 高镍三元 + 高硅负极” 组合,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客户反馈显示性能和安全性均符合预期。目前公司正稳步建设 0.2GWh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为战略客户小批量交付做准备。
先导智能: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打通量产全线工艺环节,核心环节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同时,还能提供钠离子电池智造整线方案,且已服务国内外客户。
二级市场掀涨停潮,2030 年市场空间达数百亿
固态电池产业端的火热,直接传导到了二级市场。此前沉寂许久的锂电池板块强势反弹,“创业板一哥” 宁德时代股价 8 月至今涨超四成,固态电池指数更是表现亮眼 ——8 月以来上涨 21.29%,下半年至今涨幅超 45%。
板块内多只个股走出翻倍行情:上海洗霸股价近 3 倍,德福科技涨超 190%,先导智能、中一科技等 6 只个股也实现股价翻倍。就连美股固态电池开发商 QuantumScape 也热度飙升,9 月 18 日夜盘大涨超 18%,盘后继续涨近 6%。这家背靠大众集团的企业,刚完成 QS 固态锂电池的首次实车供电演示,用改装的杜卡迪摩托 V21L 赛车测试,其电池能量密度达 844 Wh/L,12 分钟就能从 10% 充到 80%,还支持 10C 持续放电。
对于未来市场空间,机构普遍看好。研报预测,2030 年乐观情景下,固态电池市场渗透率有望超 30%,产能逐步接近 TWh 级别。中金公司更明确指出,2027 年车企或小批量装车全固态电池,当年设备增量市场空间可达 25 亿元,之后以 122%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30 年将达到 273 亿元。其中,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 75%—80%,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工艺设备将成核心增量。
三大投资方向明确,跟着产业链节奏布局
公募人士分析,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量产,技术路线逐渐清晰,有望成为市场主线之一。在投资布局上,可围绕 “设备先行 - 材料突破 - 场景放量” 的逻辑链条,聚焦三大方向:
设备环节:产业化 “先行军”
当前固态电池产线建设成本远高于传统锂电,国内单 GWh 设备投入约 5 亿 —10 亿元,海外成本更高,高资本投入形成行业壁垒。头部设备厂商已通过订单验证确立优势,且固态电池核心中段设备价值量比传统液态电池高 5—15 个百分点,订单落地和技术迭代速度是关键观测点。
材料环节:技术分化中寻机遇
全固态电池将用新型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隔膜与液态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等液态电解液成分将被淘汰。目前主流固体电解质分聚合物、氧卤化物、硫化物三类,其中硫化物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高,受产业界重点关注。虽然核心成分硫化锂仍面临制备难、价格高的问题,但随着技术攻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应用场景:从高端领域逐步下沉
固态电池商业化将遵循 “高端突破、逐步下沉” 路径,优先用于成本不敏感的高附加值领域。比如消费电子领域,vivo 等国产品牌已量产半固态电池;飞行器领域,续航提升需求推动渗透率加速,改善无人机、电动飞行器作业半径;机器人领域,能降低换电频率,延长工作时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