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7EM-P新潮造型,08EM-P空间舒适,两款车体验实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真的越来越像在买衣服或者选手机了?以前大家关心的无非就是能不能开、油耗高不高、价格便宜点才是王道。可现在不一样了,谁还没点个性、谁还不想在车子里享受点小“科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本来这个赛道就铺得挺宽,车型多,配置也密密麻麻,消费者选的时候常常觉得像走进了自助餐厅,什么都想尝,什么也怕不合口味。

那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要个性的,更要实用的,车企怎么做才能不让人挑毛病?这事儿啊,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的是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太一样,有人喜欢花里胡哨,有人又追求冷淡风;有的人家里成群结队出门,空间是头等大事,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动力和配置更重要。所以说,一款车真要同时“兼顾个性与实用”,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不,最近领克07EM-P和领克08EM-P这两款车露了个脸,搞了个试驾,明摆着就是奔着这事儿去的。我也琢磨了一下,到底它们是不是能真把消费者的“心头好”统统安排上?怎么做到让人用着顺手,还能觉得自己很独特?

先说领克07EM-P,这个车一眼看上去,就是为那些比较会整活的年轻人准备的。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没点自我表达,有点追求时尚的劲头?那就要在外观上下功夫。你看它这外型,线条流畅不说,还有啥悬浮式车顶,加了个尾翼,还有后视镜跟别人都不一样,一下子辨识度就高了。颜色配得也挺花,什么璃光紫、极光银、暗影红、日光米,随你怎么搭,分分钟满足你对“个性”的需求。像极了逛衣服店,挑颜色挑风格一样。

但仅有外形可不成,谁愿意开个帅气的壳子里头又难受又不方便呢?所以车内细节也挺讲究。比如座椅用的Nappa皮,防污的设计,坐累了还能开加热、通风、按摩,前排那座椅还熬得住160度往后放倒,想躺着打个盹妥妥的。化妆镜也做了灯光,有些小细节真是很贴心。你说这些到底是不是“实用”?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花头,但真用起来,还挺舒服,尤其是那些平时讲究点的小年轻,估计就是冲着这些去的。

再看智能和辅助驾驶,这年头如果车机卡顿,语音助手只会“请说出指令”,那就真跟不上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LYNKFlymeAuto2系统,估计不用担心系统反应迟钝。功能上呢,语音助手不仅能开空调、调座椅,还能当聊天对象,甚至有儿童模式,带娃出行的时候也能给点娱乐,照顾到了小家庭的使用场景。激光雷达加一大堆传感器,白天黑夜甭操心,辅助驾驶做得比较扎实。

说实话,以前买车看的是发动机,现在看的是芯片,说不定过几年大家聊的都是什么AI驾驶,谁家的车更像个“有大脑的伙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个性”呢?科技成了个性的一部分,这也是时代变了。

领克07EM-P新潮造型,08EM-P空间舒适,两款车体验实-有驾
领克07EM-P新潮造型,08EM-P空间舒适,两款车体验实-有驾

那领克08EM-P呢?很明显是奔着家庭用户去的。家庭买车关心啥?当然是空间、舒适、安全。这个车从外型到空间都属于“又大又能装”,中型SUV设计,给你大气稳重感,后排腿部空间堪比老板专车,带娃带父母通通不怕挤。车里的储物空间做得挺多,冷暖冰箱随车带,夏天能存冰棍,冬天能保个温,细节没少安排。

再说车内的氛围灯,能调成你喜欢的颜色,256色氛围灯,一车人夜间出发不至于冷冰冰的。座椅颜色也有挑,曙光橙、日光米,整体温馨而不俗套。还是用的Nappa皮,耐脏抗污,爸妈带娃出门不怕有人闹腾把车弄脏。奶茶撒了都能随便擦,你说这是不是“实用”?有点小家子的贴心,也有稳重的气场。

智能配置这块也没含糊,一个比电视屏幕大的AR-HUD能给你导航和各种信息展示,95英寸不是盖的。辅助驾驶也挺用心,激光雷达加一堆芯片,不光能安全地开,还能车位对车位领航辅助,让你不用担心停车难。减震系统升级,电池提升安全性能,家庭出行就怕磕磕碰碰,安全感很重要。

话说回来,现在人选车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以前追求的是“工具属性”,现在更多的是“复合体验”。也就是说,车不仅要开得舒服,还要让你觉得开出去有面子,有个性,但又不能不实用。当然,不同人群的需求肯定不一样,有的人追新潮,有的人需要大空间,有人还看重配置智能化。领克这次出了两款车型,明显就是要精准打击这两拨人:07奔年轻个性,08抓家庭实用,分得挺清楚。

但问题又来了,当所有车企都在比拼配置、比拼智能化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审美疲劳”?是不是以后大家都觉得智能化成了基本盘,个性外观都是常规动作,车企还能靠什么去打动用户?技术有瓶颈吗?个性会不会同质化?以后大家是不是还会继续买账?大家买车到底是在买“差异”,还是买“普世安全感”?

领克07EM-P新潮造型,08EM-P空间舒适,两款车体验实-有驾

这个问题其实蛮值得琢磨的。科技带来的“个性”也许很快会变成标配,今天你觉得新鲜的,明天别人也有。就像以前“电动天窗”很稀罕,现在连五万块的国产小车都能给你配上。如果只有智能配置还不够,一定得在细节上去抓住用户。譬如驾驶质感、空间布局、用车体验和售后服务——这些东西,做不到位就成了个性壳子里装着平庸灵魂。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精准切分用户需求,反映出来的是中国汽车市场变得越来越“懂人心”了。车企开始认真琢磨每个群体的细微需求,愿意从“多元化、精细化”去发力,这其实很有意思。你在大街上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新车,不仅仅是比谁跑得快省电,更是在比谁更能让你觉得“这车就像为我而造”。

我觉得吧,个性和实用本来就不是对立的两极。真正好的产品往往是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人们越来越挑剔的结果。就像选手机,不仅看颜值,还要管实用性和流畅度。以后的汽车市场估计会越来越像数码圈,产品要不断升级,还要找到让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的细节,否则“创新”就是空中楼阁,用户一秒钟就能看穿套路。

说到这里,大家也可以顺着琢磨一下,车子到底要不要继续往细分做?是否会有一天,车企变成了“定制家居厂”,什么样的人都能选到专属于自己的版本?还是说,最后大家都在基础安全和舒适性上拉齐,留下的只有少数车主愿意为差异化买单?这也许就是“个性与实用”的终极较量。

总的来说,领克07EM-P和领克08EM-P这次的尝试,是很典型的战略操作:一杆打两路,一个抢年轻人,一边抓家庭用户,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画得更细更全。随着“车的多样性”被越来越多人重视,车企要做的也许不只是跟着潮流走,更要用心去听“用户的真实诉求”。不是一味地拼配置、拼花样,而是能为用户带来无压力、无负担的用车体验。说到底,车还是用来改善生活的,如果不能让生活变得舒服而有趣,那再多的“个性”,也只是个好看的外壳罢了。

所以你问我怎么看,答案其实挺简单,“实用和个性,缺一不可”。谁能把两者合一,谁就能在汽车市场走得更远。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时代,做对了细节才是真本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