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

在我认识的车厂圈子里,这次小鹏的主动召回算是个大新闻。你知道的,新能源车在国内的崛起速度快得让人震惊,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后端逻辑的漏洞。这次他们宣布召回47490辆P7+,其实我猜他们的供应链管理,也就是源头把控,出了点错。

我还记得那天在展厅跟销售聊起这事,他就笑着说: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不然出了事,谁敢保证不出人命?我就想,敢于承认缺陷,难得。不怕真掉粉,只怕出了事故埋得越深以后。

这次召回的核心问题,是转向助力电机传感器线束的接触不良。我问了身边的修理工,他叹了口气:就是这个线束松了,容易老化,可能用个两三年就得注意。你说技术难在哪?其实就好比电线插松了点,信号不稳,车的电子系统就会报警甚至失控。

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有驾

但我更在意,厂家的责任心,这事算不算大程度上的披露呢?据上传给国家监管的资料,可能也没算得特别详细,毕竟是几乎突发的品质问题,没那么容易预知。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实际上是手机相册),看到去年刚买新车时那个置物槽里的小玩意:一只快残废的充电线,卷在一起都出油了。这让我想到,车子里偶尔的小毛病,像个囤积的问题,你不去管,久了就变大事。厂商和用户,好像都在压制这些积累。

我想知道,一个电机传感器线束的失误,究竟是不是用料上的折中?供应链里,模仿的一块料可能只差几毛钱,但用久了就会受影响。一比例估算,一辆车的小部件成本也就几百块(估算/体感/样本少),但短期内一场召回就能花掉几千万甚至上亿,真是猪场里的大猪。

而且,这次召回的车型,生产时间跨度挺大,从8月到次年4月,竟然还不知道具体涉及率有多高?我觉得得给制造环节踩踩点——要是真想保证公共安全,精确点,干嘛非得用模糊的时间段?用个批次编号岂不是容易追溯。

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有驾

讲到这里有点跑题了,但我一直在想:这事儿是不是也说明,小厂商做低价品牌的时候,很多关键部件其实用料都差了点?差到出问题,也差到出现事故都不奇怪。

我也得更正一下之前说的责任心。这事实际上不能全怪供应商,也许是设计那会儿为了追求成本,把某个线束的接触点调得太紧,个别线束的质量不稳定。而且,毕竟线束线径、插头材质都讲究,哪能一刀切?(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技术细节太深了)

这让我想起,市场上对于缺陷召回的两个看法:一部分是隐患先行,一部分是被动应对。很多车企其实都在争取时间窗口,比如这次的9月,距离年终促销还远,好处理点,但真能全扯掉风险那套话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没对隐藏的问题表现出特别的敏感。

这就让人疑问:作为用户,我们到底关心的是车能跑多久维修容易不容易,还是更在意品牌是否敢于承认问题?我想,小鹏至少这一点做得还算过得去。

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有驾

一个我没细想过的猜测:是不是这次的召回,某种程度上也给未来预算了安全冗余成本?就是说,故障出现的概率其实微乎其微,但为了安全,还是提前预警,毕竟技术拉满的新能源,安全第一。

我也经常琢磨,新能源车的成本结构,和传统燃油车差在哪里?我觉得,动力电池和电子系统占比太大,这些电子科技越复杂,出错可能性也越高。所以我不断问自己:未来是不是所有的车都得像我们用手机一样,定期排查升级?

打开后备箱,有个朋友在我车旁说:你车是不是最近启动不太灵敏?我说,是啊,偶尔信号会一瞬间变差。我怀疑,又可能是传感器受阻或松了,但又不敢确认。反正,一次维修下来,可能还要排队一个小时。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开车不光是驾驶的事,还是一道生活的练。你得不断观察,感受那些细碎的提示:灯亮了、声音变了。就像人身体发出小信号,我们得懂。否则,什么时候运气用完了?一个瞬间的小失误,便可能变成大事故。

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有驾

其实我挺嫌麻烦的,小毛病莫名其妙总得折腾半天。过去惯了燃油车的平稳,新能源突然多了点神经质。但我承认,科技在进步,虽然经常抱怨,但也不得不说,我们正走在一条更智能的路上。

这次召回让我想:未来的车会不会变得更像人一样会报警?某个部件不舒服,就自动提醒你去修?这是不是一个方向?还是还得几十年后,技术才能成熟到那一步。

忽然想到——我还没去查查这个传感器的设计原理,是不是其实就是个压力传感器或磁感应?用一个厨房的小工具比喻:就像调味罐里那个压力泵,轻轻一挤,信号就传出去了。问题是,线束老化,等于调味罐的阀门被堵了 ——简单,但一出问题影响很大。

对了,留给我一个问题吧——你会不会主动陷入担心自己车出事那种焦虑?还是干脆选择相信厂商会把事情做好……两者之间差的,也许只是心态。

小鹏汽车主动召回四万七千多辆P7+汽车,敢于承认缺陷体现责任感,展现新能源车企的担当与诚信-有驾

这细节得注意:我看见修理工把车打开发出一股怪味,可能是线束附近的绝缘胶变老了。算了,不追究这些琐碎的细节了——但心里知道,下次仔细点,别再忽略那些潜在的小问题。

无论怎么说,敢披露缺陷,没藏着掖着,这个态度至少在我眼里还是值得尊重的。你又怎么想?有没有发现,很多安全隐患其实都藏在那些不被特别关注的小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