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被4S店保养套路坑惨,老司机教你省钱避坑的独家秘籍

这年头,有辆车开出去,照理说挺风光的吧?

但说句实在的,买车那是分分钟的事,养车才真叫“技术活”。

有些新车主心疼爱车,每次一进4S店就像过年,什么项目都安排上,生怕哪里少保养点,车子就给自己“罢工”。

但也有老司机一脸敢怒不敢言,心里直犯嘀咕——怎么又是这个项目,又要多掏钱,这钱花得值不值啊?

说白了,汽车保养到底哪些真的该做,该花的钱怎么省?

今天咱们就直接掀开这锅盖,聊聊那些看似“专业听起来有谱”,实际就是让你多花好多冤枉钱的套路。

咱们先来打个比方。

你每年体检,医生每次都说要查一堆你自己都念不出来的项目,有没有觉得像极了汽车保养时师傅嘴里的那些洋词?

什么机油什么滤芯,什么清洗养护保养项目,把人整迷糊了。

关键是,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哪些算真需要,哪些纯粹是给商家加业绩。

这里面有没有猫腻?

那还用问,不单有猫腻,简直就是“套路王”本王。

不信你接着往下看,看看你是不是已经悄悄中招好多次了。

说到保养,老一辈的人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机油!

啥叫机油?车子的“血液”嘛,对吧?

但你听没听过4S店和修理厂的绝招:新车开三千公里就要换机油,此后五千公里一换,不换不行。

听着是不是很眼熟?

说实话,这套说辞,在十几年前倒是有点科学依据。

那时候机油没现在好,发动机工艺也差,不勤换真心不放心。

但世界变化快,现在的家用车发动机,已经不是大锅饭时代了,都是“高精尖”的选手。

千万别被4S店保养套路坑惨,老司机教你省钱避坑的独家秘籍-有驾

还有全球石化公司随随便便做出一桶全合成机油,比以前强不知多少倍。

你还盯着五千公里一换?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钱花早了!

你知道全合成机油官方推荐多少公里才换一次吗?

一万、甚至一万五,部分豪华车甚至二万公里才建议换。

你要是一年跑两万公里,按老办法四次下来,白白多花两次的钱,机油又没“用老”就扔,浪不浪费?

有个朋友去保养,看表五千一到就跑去换,后来才知道人家车手册都写着一万两千才用换,他那个“早到早保”钱都丢水里了。

其实判断机油换不换,很简单,用肉眼和手摸。

掏出来看看,颜色还黄亮,没黑没腻没颗粒,再跑跑也没啥事。

只要不是下脚油,真没必要听着“公里数警报”闹的慌。

另外,千万别让维修店劝着换“更高级”的机油,不按说明书整,反倒出问题,小心赔了夫人又折车。

简单点,翻翻你那本厚厚的说明书,啥标号就用啥标号,随它怎么花式推销都别动心。

讲完机油咱聊空调滤芯,空调这个东西有多讲究吧?

有些车主,一到4S店就被叮嘱:“你可得半年一换,要不车里细菌多、空气差,赶紧啊!”

是不是听着很有“健康焦虑”味道?

其实真要按照他们说的换法,有点像你天天给家里空调换滤网,现实谁做到过?

说到底,空调滤芯这玩意儿,换不换,关键看你平常在哪开车。

要是天天城里开,空气质量能打,出门一股子清风,每天开也就一两个小时,滤芯一年换一次都绰绰有余。

但是要是你老跑郊区、工地,遇上尘土飞扬,三四个月一换也不过分。

有没有更直观一点的判断法?

有啊!

开空调的时候,闻着味道怪怪的,或者风量明显变小,滤芯就差不多到寿命了。

有经验的车主甚至自己动手,把空调滤芯拆出来,用气枪一吹、吸尘器一吸,灰尘就掉一大片,立马活过来。

要是懒得折腾,自己网上买个同型号的,便宜得很,三五分钟搞定。

别动不动就跑4S店花高价,这钱能省则省,毕竟滤芯这东西,技巧简单,说白了就是个“耗材”。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关于发动机清洗。

你是不是被好几个修理师傅忽悠过:“你这车都开一两万公里了,赶紧做个发动机积碳清洗,要不动力跟不上,油耗也会飙。”

听起来是不是很玄乎,还加点“技术含量”?

其实了解汽车原理的都明白,除非你天天怠速、短距离、从来不上高速,正常开车的积碳没那么可怕。

更别说现在油品比以前好了太多。

老一辈老司机告诉你一个土办法,定期跑跑高速,“拉拉高转速”,让发动机自己给自己做个“小体检”。

高转个十来分钟,那点儿轻微积碳压根用不着什么神乎其神的“清洗液”去洗。

有些清洗项目,“吊瓶”“拆洗节气门”,万一操作不讲究,还真能给你清出点大麻烦来。

清洗液残留在发动机里腐蚀部件,节气门装回去没对好,车子怠速一抖一抖,指不定比原来还糟。

真正需要发动机清洗的是什么状况?

怠速突变、动力暴跌、油耗直线上升,跑高速没用、燃油宝也没戏,这才考虑清洗一说。

千万别被4S店保养套路坑惨,老司机教你省钱避坑的独家秘籍-有驾

绝大部分家用车,不要瞎折腾。

那些反复推销清洗服务的师傅,多半是对业绩冲业绩,管你发动机好不好,先把钱赚到手才是正事,别看广告看疗效啊朋友!

掰着手指头数,上面这仨项目,几乎都是4S店、修理厂最爱推销的典型榜单,跟赶庙会一毛一样,人越多越容易被挤进去“韭菜收割场”。

本质上,汽车保养比的是理性,比的是靠谱,归根结底一句话:按用户手册来!

不管车有多高级、多普通,手册后面翻开,保养周期、用油标准、换件时间、人家厂家写得清清楚楚,都是技术部门用真金白银试出来的数据,可比那帮“张嘴就是一堆数据”的技师强一百倍。

你问我最适合自己的保养方式?

先别忙着提裤子上银行,先把手册翻烂了,把自己家车吃明白,按部就班做好基础保养,外面的花里胡哨都可以勇敢say no。

千万别被4S店保养套路坑惨,老司机教你省钱避坑的独家秘籍-有驾

省下的钱拿去加油、不香?

其实纵观整个汽车保养大戏,套路多多,聪明车主最该具备的是“反套路思维”。

多对比,多问人,多查资料。

咱别一进修理厂就被服务员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结账傻眼哭唧唧。

关键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车才会服服帖帖陪你走更远的路。

你要是一味听信商家那张嘴,车养得再勤再勤,钱包先破产不说,车子过度整治不见得就比别人耐用。

反过来看,开明白了道理,保养水到渠成,钱包厚厚的,心情美美的,那才是养车之道里最得意的事儿。

站在更高的角度,其实车这玩意本质就一交通工具,咱谁也别当“圣母”来侍奉它。

合理保养,按章操作,别让焦虑和套路把日子过苦了。

更别让那些“套路多多”的营销词,把你变成瞎花冤枉钱的傻白甜。

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这“利”字得掌握度,过分了,反倒惹祸。

养车不折腾,给爱车和自己的钱包,都该松松绑。

你说车养得越勤越好?

恐怕有时候,真的是多此一举。

捂紧钱包,守住底线,汽车保养那叫科学分配,不是跟着感觉走。

扔掉不需要的保养,把每一分钱花得明明白白,让车舒服让人更舒心,才叫真正的老司机。

各位老铁,你们在4S店或者修理厂是不是也遇到过“热情得要命”的各种项目推荐?

有没有因为过度保养多花了冤枉钱不得不砸锅卖铁的经历?

快留言说说,大家一起帮兄弟姐妹们避坑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