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车主晒出 “ID.4 CROZZ 13.99 万提车” 的订单,南京消费者以 11.7 万拿下速腾 300TSI 超越版,一汽大众的价格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紧凑级到中型车,多个主力车型优惠幅度突破历史极值,这场被网友戏称 “价格崩盘” 的降价潮,到底是刚需福音还是暗藏陷阱?
此次降价绝非单一车型的促销,而是全产品线的 “集体让利”。燃油车阵营中,速腾超越版较官方指导价直降超 4 万,扬州地区 300TSI 版本裸车仅 10.51 万,落地价跌破 12 万;迈腾 330TSI 豪华型现金优惠达 4.2 万,18.5 万即可落地,较去年便宜近 3 万。新能源车更是 “狠活不断”,ID.4 CROZZ 最高降幅达 5.5 万,2025 款纯享版一口价仅 13.99 万起,叠加置换补贴后甚至能下探至 12 万区间。就连此前价格坚挺的 CC 猎装车,部分地区优惠也突破 3 万,入门版落地不足 20 万。
价格 “崩了” 的背后,是三重压力的集中爆发。首当其冲的是国七排放标准的逼近,生态环境部明确国七将对标欧七标准,预计 2026 年实施,现款燃油车面临退市风险,主机厂不得不加速清库。其次,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 50%,比亚迪元 PLUS、广汽埃安 AION Y 等竞品持续压价,ID 系列若不降价将彻底失去竞争力。更关键的是经销商库存承压,此前预警指数已达 62.3%,有销售直言 “卖一辆亏几千,但不卖活不到明年”。
低价背后,配置是否缩水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速腾超越版确实取消了道路交通标志识别功能,后备箱静音棉、门把手材质等细节也有减配反馈;ID.4 CROZZ 虽升级了 12.9 英寸中控屏和 ID.S 5.0 车机系统,但低配版取消了后排隐私玻璃。不过核心配置仍有保障:速腾 300TSI 的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8kW,零百加速 8.8 秒,油耗仅 5.77L/100km;ID.4 CROZZ 单电机版续航可达 600km,满足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想抄底必须避开三大陷阱。一是库存车风险,部分低价车是出厂超 6 个月的库存车,提车时需核对轮胎 DOT 码后四位(代表生产日期),检测电瓶电压是否低于 12V。二是捆绑消费,不少经销商强制搭售 3 倍溢价的装潢礼包,可明确要求 “裸车成交”,或对比周边城市报价跨城提车。三是售后缩水,需确认低价车是否包含 PDI 检测,要求提供无售前维修记录证明。
对于不同需求的用户,选择逻辑截然不同。刚需家庭选燃油车更稳妥:速腾空间优于轩逸、卡罗拉,11 万级落地性价比突出;迈腾适合商务用途,18 万级的 B 级车质感无竞品。追求新能源的用户可盯紧 ID 系列:14 万级的 ID.4 CROZZ 比同续航的元 PLUS 空间更大,大众的底盘调校更具优势。建议 12 月中下旬入手,此时经销商冲量压力最大,议价空间比当前高出 10%-15%。
这场价格战本质是行业转型的阵痛,对消费者而言却是难得的窗口期。但 “崩盘价” 不代表闭眼入,比价 3 家以上、核对配置表、仔细验车这三步缺一不可。毕竟真正的划算,是用合适的价格买到满足需求的车 —— 而非为低价妥协核心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