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现在有这么几款SUV,一个月连10台都卖不出去,其中一款30天只卖了1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离谱?这些车可不是啥冷门小众品牌,也不是设计拉胯、毛病一堆的“老咕噜棒子”,反而是配置不低、价格也降下来了,按理说该支棱起来才对。可现实偏偏打脸,销量跌得冒烟,车主看了怕是要气得蹦起来。
你说它们产品力不行吧,动力、内饰、科技一个没落下;说价格贵吧,有的裸车都干到6万多了。那问题出在哪?今天我就来扒一扒这五款“几乎凉凉”的家用SUV,看看它们到底值不值得入手,还是真的一旦买下就等于踩坑。
先说第一款:别克昂扬。
这车定位是年轻运动型SUV,外观够潮,前脸有辨识度,车身线条也挺利落,走在街上绝对不是那种“上桌第一个动筷”但回头率也不低。内饰更是一大亮点,双10.25英寸联屏直接拉满,用料质感在同价位里算顶呱呱的了。1.5T发动机184匹马力,日常通勤绰绰有余,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燃油经济性也不错。
关键是,优惠后起步才11万多,顶配不到14万,性价比看着挺香。可问题是——最近一个月只卖了1台!去年全年也就一千多台销量,今年估计更惨。你说它劝退吧,好像又没硬伤;但消费者为啥不买账?我觉得啊,可能是别克这个品牌在年轻人心里“上头”程度不够,加上名字听着像MPV,定位模糊,想运动又不够极致,想家用又不如大哥昂科威实在,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第二款:领克05。
这可是曾经被称为“国产保时捷”的颜值担当,溜背造型+北极之光日行灯,晚上开出去就是“灯厂”出品,妥妥的出片利器。内饰做工精致,座椅包裹性强,2.0T+8AT组合,254匹马力,6.7秒破百,性能这块直接拉满。而且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安全性配置也没缩水。
但它现在月销个位数,去年全年才卖50台左右,今年还不如。为啥?价格太高了!起步17.78万,顶配超22万,买它不如加点钱上Model Y或者深蓝S7,要不就回头看看自家兄弟领克01,性价比高太多。领克05就像个高冷男神,实力在线,可普通人觉得“太贵不接地气”,最后只能走路摇头晃脑地孤芳自赏。
第三款:北京魔方。
这款可是真·被低估的选手。8万多起步,11万多顶配,价格杀进国产主流区间。1.5T高功率188匹马力,7.9秒破百,油耗才7升,还用了华为鸿蒙OS系统+麒麟990A芯片,车机流畅度和生态体验直接甩同级几条街,说是“车界网红”也不为过。
可上个月也只卖出4台,今年总销量估计不到千台。你说它产品力不行?完全不是。问题可能出在品牌认知上——北京汽车这几年存在感太弱了,消费者一想到智能SUV,脑子里蹦出来的是比亚迪、吉利、长安,谁会第一时间想到魔方?再好看的皮囊,没人宣传也是白搭。这车要是换个标,比如挂个吉利或奇瑞,销量恐怕早就支棱起来了。
第四款:哈弗M6。
曾经的“国民神车”之一,当年月销轻松破万,是典型的买菜车王者。空间大,轴距2.68米,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箱能塞下一家人的行李。1.5T+6DCT,150匹马力,虽然不算猛,但够用,关键是喝92号油,养车成本低得感人。
但现在呢?月销只剩5台!价格已经降到6.19万起,比很多轿车还便宜,配置也不含糊,ESP、倒车影像、中控大屏全都有。可为啥没人买?因为它活在了过去。大家现在要的是新能源、要的是智能化,M6还在用老平台、老设计、老车机,虽然便宜,但总觉得像是清库存的“老咕噜棒子”。消费者宁愿多花一万买比亚迪元PLUS,也不愿回头捡个“情怀”。
第五款:丰田威兰达PHEV。
终于说到混动了。这车可是正儿八经的合资插混,2.5L发动机+电机,纯电续航73-78公里,两驱版综合马力362匹(发动机180+电机182),四驱版更是达到237匹,油耗才5升左右。论技术,丰田三电系统那是久经考验,可靠性没得说。
可售价21.68万起,顶配25万多,上个月也只卖了5台。对比一下,比亚迪宋PLUS DM-i同级别纯电续航更长,价格还低两三万,配置更高。你说买威兰达PHEV是为了省油?那为啥不选更便宜的油电混动版本?想要绿牌?国产新势力随便挑。所以这车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角色,天塌了都救不回它的销量。
你看,这五款车其实各有亮点,做工不差,口碑也还行,但为什么集体遇冷?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市场太卷了。消费者选择太多了,不再是“有得开就行”,而是要颜值、要智能、要性价比、还要品牌光环。你哪怕在一个维度掉链子,立马就被淘汰。
别克昂扬输在品牌调性,领克05败于定价过高,北京魔方困于无人知晓,哈弗M6卡在时代变迁,威兰达PHEV则被性价比碾压。它们不是不好,只是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稍一松懈,就被甩出赛道。
那么问题来了——
这样的车子,你还敢买吗?
如果是你,面对这么多选择,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