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发了个通知,说要暂停受理新的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申请。具体来说,从2025年7月1日零点开始,这个业务暂时不再受理了,之前已经提交申请的,要在7月15日前全部办完,过了这个时间就不再受理。
这么紧急的决定,其实是根据刚出炉的2025年上半年镇江市出租车市场运行观察报告做出的。也就是说,这次暂停是临时而且很紧急的,应对当前市场变化的无奈之举。
说起镇江的出租车市场,目前巡游出租车一共有1307辆,比去年年底只多了17辆,基本没怎么增长。相比之下,网约车数量却达到了3205辆,几乎是巡游出租车的两倍多。而且这3205辆只是办了证的,没办证或者只有单证的网约车没有计算在内,真正的数量可能更多。
看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上半年,镇江网约车每辆车每天平均接14.6单,每单的平均收入是12.7元。简单算算,每辆车一天的毛收入大概是185元左右(14.6单×12.7元)。这个数字放在日常开销面前,真心不多。扣除油费、保险、维修、停车等各种成本,司机手里的净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所有司机都这么惨。有一小部分表现特别好的“头部司机”,能挣得比较多。可大部分司机的收入都低得可怜,这种情况是铁一般的事实,必须正视,而且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现在网约车市场基本饱和了,甚至可以说是严重供过于求了。在这种状态下,交通局不得不采取“喊停”的措施,暂停新增的网约车牌照。这个决定是讲道理的,也很必要。
镇江市的情况不是孤例。全国各地的网约车市场大都处于过度膨胀的状态。以前巡游出租车数量和增长都有监管和规划,但网约车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受控,数量迅速飙升,结果带来的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劳动力太多反而变成负担,司机挣得越少,竞争越激烈,行业陷入卷入恶性循环,也是网约车价格一降再降的原因之一。
简单说,现在不仅仅是镇江,全国网约车都到了必须调控的地步。先得停下新增车辆,给市场降降温,把运力调整到一个合理范围,才能让行业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管控,更是给司机们一个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