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

我14年的现代瑞纳1.4手动挡,到现在2025年,已经开了11年。92612公里,总算是个准数字,算是有点家底了。25岁那会儿买这车,心里别提多激动了。现在讲真的,心态变化挺大。

买车头一年,根本不敢往外瞧,哪里脏了就冲上去洗,车门合上了还要回头看一眼,感觉没坐车里都不安心。全险3500多元,哪怕加油站附近多绕几圈,也值了。我还特别记得,有次晚上加完油,销售小哥笑说:年轻人,对车的感情,真不一样。

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有驾

但这两年我开始降成本了,就只买了交强险,965块钱,算是稳稳的底线。车停楼下,很少启动,开个两回可能都不到一箱油,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两箱。平时连洗车都省了,时间长了,这车真成了消耗品。停车场里那灰尘堆得跟岁月的痕迹似的。反正也没人看,家用就够,不舍得花大钱维修,贵得离谱。你说车子到底是工具还是真爱,这个界限模糊。

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有驾

我问了身边几个朋友,老赵说:交强险?你胆子够大,心够细,敢赌保险事故概率低。我说:我其实有点嫌麻烦,吧,毕竟一年动不了几次。他笑:那不就等于变相省钱了?

说实话,这车在同价位里,我都试过别的。比方说,一台11年前买的斯柯达晶锐后期养护成本明显高于瑞纳,我那个老板说:零件难找,维修费上了个台阶。而瑞纳虽不豪华,但零件便宜、渠道广,维修工也熟悉,碰上的小毛病修起来省心。供应链这块我倒是懂点儿,跟做饭差不多,备料准时,工艺到位才不糊弄,不然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缺料,妥妥的连锁反应。瑞纳从设计到供应链的稳健让我这车算是捡了个大便宜,不然这年头老车能这么省心已不多见。

换个角度想,也许就是我开始情感减存。年轻时买车是梦想,后期更多是实用。说实话,一直没敢换新车,哪也不是。某次我同事看我车,嘀咕一句:你啥也不修不换,怕车坏了拉你后腿?我犹豫:这风险其实我算过,修的频率和一次换车的钱比,没那么夸张。(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有驾

我自己心算过,假如我把这车卖了,出手价估计还得四五千,买个低配新车起码得五万,年均折旧大概4000左右,再加保险、修理、油费算下来,成本感真不小。换句话说,我买这车当时的价值感和现在的现实差距挺大。对比2、3年前那种咱们叫新鲜劲儿,现在明显没了。

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有驾

没细想过一个晚上,这车到底为啥就变成了只能交强险的存在?倒不是技术老旧或车坏了,是因为心理割舍不下,也没动力换新。可能是那种青春回忆交错着实用主义的矛盾吧。或者,就是市面上新车更新太快,让人觉得没必要跟风升级,买新车的车主倒了一片人间烟火,我稍微有点不合拍。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2014年夏天的照片,那个铁青的车身反光亮得跟新买时没两样,甚至某次朋友抓拍,车边上还有我笑疯的样子。那时爱得炙热,现在只能苦涩。

你们有没有碰过这种情况?特别是对那些陪伴你多年、但现在看起来不值钱,甚至不舍得开出来的老车。到底该不该换了,换了之后那种空落感又怎么面对呢?难道车,真就只能沦为低频消耗品了吗?

我的车是14年现代瑞纳1.4手动挡,2025年已11年,从当初25岁买车的激动,到如今只买交强险不舍得开,车变成了消耗品你怎么看-有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