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发文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了,而且没有重大伤亡事故。真的比老司机都安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马上就要全面来临了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打车已经越来越像点外卖?点完定位,等几分钟,车自己开过来,连司机都不一定有。最近萝卜快跑发了一组数据,说他们的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没有重大伤亡事故。这个数字出来的那一刻,我愣了几秒。1.4亿公里,这已经不是测试,是在真路上跑出来的成绩。

萝卜快跑发文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了,而且没有重大伤亡事故。真的比老司机都安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马上就要全面来临了-有驾

我查了下,萝卜快跑隶属百度Apollo,截至2025年4月,累计提供超过10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5亿公里,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数据来源:东方财富、新民晚报)。在武汉、北京、深圳这些城市,已经开始允许车内无人的网约车上路。这意味着,无人驾驶不再是展示技术的实验,而是要开始真正取代人的岗位了。

很多人开始慌。无人外卖、无人快递、无人机巡检,现在连打车也无人了。人还能干啥?甚至在网上已经有人喊要抵制无人工业,说机器在夺走饭碗。这场面让我想到两百年前,纺织机刚出现的时候,英国工人冲进工厂砸机器,因为他们以为那是失业的开始。可现在没人再去抵制缝纫机,因为机器没毁掉就业,只是换了工作方式。

回到国家为什么要推无人?很简单,效率、安全、战略。以萝卜快跑为例,他们的第六代无人车,单车成本比上一代降低了60%(数据来源:雪球自动驾驶专题),可连续运营、无疲劳、无违规、无油耗波动。试问哪家平台不心动?再看交通安全,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数据来源:公安部交管局2024年统计),如果无人驾驶能把事故率降低一个量级,那就是救命的技术。

萝卜快跑发文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了,而且没有重大伤亡事故。真的比老司机都安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马上就要全面来临了-有驾

但换个角度看,几百万司机怎么办?截至2023年底,全国持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人数是696.4万(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一旦无人车普及,这部分人中不少会被替代。有人说那是产业升级,可对个人来说,就是饭碗没了。就像当年的电商,压垮了实体店,但也带来了快递、仓储、直播带货等全新职业。科技替代的另一面,其实是重新分工。

无人驾驶也一样。未来仍需要人,只是岗位变了。比如:远程监控员要同时看五辆车的安全状态,大数据专员要分析路线优化,算法标注员要训练驾驶模型,城市运营经理要处理无人车调度。这些都不是传统司机的技能,但只要有人愿意学,就能接上新的链条。

有些人说,这一切太快了,社会没准备好。我认同。法律、伦理、保险体系、事故认定,这些都滞后。但技术不会等谁。无论你喜欢与否,无人车正在快速迭代。政策也是在边跑边管:武汉今年已经放开核心城区运营,北京正在测试夜间自动巡航,深圳试点自动泊车。一个个城市的试点,正在构成现实的拼图。

萝卜快跑发文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了,而且没有重大伤亡事故。真的比老司机都安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马上就要全面来临了-有驾

我看过一段视频,武汉的乘客坐进萝卜快跑的无人车,车子自己启动、转弯、避让、停车,全程没有人。乘客下车那一刻说了一句:挺安静的,比司机还稳。这句话挺刺耳,也挺真实。

有人问,那人类还有优势吗?有人的创造力、判断力、沟通力,这些机器替代不了。但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升级自己。机器替代的不是人,而是那些不愿意变化的人。

说实话,我不怕无人驾驶,我怕的是我们集体懒得变化。抵制无人工业就像当年闭关锁国,短期看保住了饭碗,长期看错过了时代。科技的推进永远不看情绪,它只看效率。我们能做的,不是堵,而是跟。

萝卜快跑发文无人驾驶里程已经突破1.4亿公里了,而且没有重大伤亡事故。真的比老司机都安全,无人驾驶网约车时代马上就要全面来临了-有驾

我今天刷完这些数据,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挥之不去:当无人驾驶全面铺开、车队不再需要司机那一刻,谁来保证那些从驾驶座上退下去的人,还有重新上车的机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