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总裁卢伟冰高调评价小米SU7的市场表现:“发布这么久,一款能打的对手都没有!”这一表态源于SU7系列持续火爆的销量数据——截至5月26日,SU7 Ultra锁单量超2.3万台,全系累计交付达25.8万台,4月更以2.8万台的成绩登顶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
产品力驱动盈利,产能成唯一瓶颈
卢伟冰强调,SU7的成功核心在于“产品力碾压”。尽管交付周期仍长达数月,但小米拒绝通过降价促销缓解产能压力。财报显示,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达18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3.2%,印证了“无对手即保利润率”的逻辑。目前,小米正全力冲刺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
YU7未发先火,SUV市场再添王牌
即将于7月上市的首款SUV车型YU7已展现爆款潜力: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量达SU7同期的3倍,激光雷达标配引发市场期待。卢伟冰透露,YU7受众面更广,但定价策略仍保密,重申“盈利是产品力的自然结果”。
自研芯片+家电业务协同发力
除汽车业务外,小米3nm旗舰SoC玄戒O1的发布标志着芯片研发进入第一梯队。卢伟冰表示,自研芯片将聚焦高端,与高通、联发科长期共存。家电领域,空调业务以“全栈自研”冲击行业前三,一季度大家电销售额同比翻倍,价格战对其“毫无影响”。
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重回中国大陆第一的背景下,小米通过“汽车+AI+芯片”的生态布局,正加速从硬件公司向技术巨头的转型。SU7的独孤求败,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开端。
全部评论 (0)